梅裡雪山 拜吻面茨姆的裙裾

遊記

導讀 今年五一,雲南幾個驢子嘗試了一條在梅裡雪山最新的徒步線路。這條線路我稱之為“面茨姆的裙裾”,相當於是擦著面茨姆的裙沿而過,翻過面茨姆冰川上海拔4260米的埡口,再下到面茨姆背後的冰川,再從面茨姆與五冠峰之間的山梁,進入雨崩。從德欽出發到雨崩,全程需四天,出雨崩到飛來寺又要一天,加上從昆明到德欽的往返,預計要九天的時間。這幾只驢子分別是 ...

今年五一,雲南幾個驢子嘗試了一條在梅裡雪山最新的徒步線路。這條線路我稱之為“面茨姆的裙裾”,相當於是擦著面茨姆的裙沿而過,翻過面茨姆冰川上海拔4260米的埡口,再下到面茨姆背後的冰川,再從面茨姆與五冠峰之間的山梁,進入雨崩。從德欽出發到雨崩,全程需四天,出雨崩到飛來寺又要一天,加上從昆明到德欽的往返,預計要九天的時間。這幾只驢子分別是:老猴、東子、梅子和徐姐。主策劃人是老猴,據他說整整想了一年。這是繼去年五一前探游梅裡雪山南秋松山谷後的延伸的一條新線路。有人說這是一條偉大的穿越線路,因為它畢竟是穿越了梅裡雪山,如果他們從雨崩的尼農河徒步到尼農,再從尼農徒步到八釐丁,那麼就相當於圍6054的仙女面茨姆轉了一圈。不知道圍著卡瓦格博的老婆轉一圈會有什麼功德或後果?但這是一條風景絕美的線路。巴釐丁是全覽白馬雪山西面景色的最佳位置;寧靜美麗的山鄉佳碧村,迷人的南松秋山谷,如美女衣擺的以日農冰川。以下是老猴初理出來的線路綱要:

第一天:德欽-雲嶺鄉(可在此找向導、背夫或馬幫)-巴釐達(可坐小面,2小時,住藏民家或露營,賞白馬雪山)

第二天:巴釐達-以日農冰川(7小時,露營)

第三天:翻緬姆埡口到緬茨姆冰川下牧場(9小時,賞雪山、冰川,近距離親近緬茨姆)

第四天:穿越原始叢林到雨崩(5小時)

向導:魯榮次南,白馬雪山下雲嶺鎮果念村佳碧村民小組的一位藏族青年農民,英竣健壯開朗,迪慶衛校畢業,體力強勁。經常參加一些國際性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保護和研究組織的活動,經常往來於德欽和昆明之間,還到過泰國,見多識廣,很有頭腦,在白馬和梅裡的高山大壑間,行走如閑庭信步,他能在一天之中,從佳碧經紅坡翻過白馬雪山到達滇藏公路白馬雪山埡口,再回到佳碧。

重返南松秋,也正是臨走時,的士(魯榮次南)指著以日農冰川左邊山脊埡口對我說:那個埡口就是緬茨姆埡口,翻過去就是雨崩。

就像馬洛裡的那句名言:因為山在那裡。從此, “ 翻過去就是雨崩 ”這句話,像釘子一樣深深扎進了我的腦海,成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個結。

雲南有不少聞名遐邇的經典徒步線路,如虎跳峽、哈巴、尼汝等等 。但據我所知,還從來沒有人走過從白馬雪山下的雲嶺佳碧村經月亮灣大峽谷,通過果念大橋過瀾滄江,爬上梅裡雪山中部的巴釐達村,進入南松秋山谷,從海拔1600多米的瀾滄江,到達海拔3200米神女峰緬茨姆南面冰川,再上升到冰川左側山脊海拔4260米的緬茨姆埡口,然後下降到緬茨姆冰川,繞過緬茨姆與五佛冠之間的山梁,就可到達天堂般的雨崩。

想想這條路是多麼地誘人啊!五天之內,你可以飽覽白馬、梅裡兩座雲南最壯闊的雪山,氣勢磅礡的瀾滄江月亮灣大峽谷,變化莫測的以日農冰川、緬茨姆冰川、五佛冠冰川,還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清澈湍急的雨崩河。我常常會被自己心中的風景折磨的神經兮兮,……

巴釐達是欣賞白馬雪山的絕佳地點,我計劃將來和的士(魯榮次南)合作,在這裡建個客棧,後幾十年在這裡看著雪山慢慢變老,是件多麼浪漫的事啊!

爬上埡口時,已經快六點了,從中午十二點到現在,翻這個埡口用了近六個小時。梅子哭了、徐姐哭了、東子哭了、我的眼裡也噙滿眼淚,我們為我們自己而感動,為能看到如此壯美的河山而自豪。

“翻過那個埡口就是雨崩”,為了這句話我們從策劃已經整整一年,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埡口,但雨崩在哪裡?

海拔4260米的埡口那邊白雪茫茫,一團巨大的雲霧裹住了神女緬茨姆,並且正向我們飄來。的士大聲喊道:不好!暴風雪要來了,趕快下撤。

不到三分鐘,風雪已經將我們團團圍住,雪粒打在臉上非常疼痛,能見度很低,我們都知道,要是在天黑之前不能到達宿營地,將會是什麼樣的後果。在的士和他的弟兄的帶領下,我們在沒膝的雪地裡拼命向山下奔去。

八點十五分,我們到達緬茨姆冰川下的牧場牛棚,脫險了!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