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城位於河北井陘縣的中西部,這個小村落有400多戶人家,面積有10平方公裡左右,地理位置處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中,所有道路都在山腳下,所以有“不到村口不見村”的說法,這裡給人們的感覺清淨,祥和,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一個落葉的季節,我千裡迢迢的找到這裡,一進村,真是一片石頭的天地,石頭的樓閣,石頭的院落,石頭橋,石頭街,再加以石碾石磨,石桌石凳落於石頭院中,真如裝滿石頭文化的博物館。
這個小村子裡的人大多姓於,僅幾戶人家姓康,所以叫於家村,是於康兩姓的世代一起建造起了這個石頭的家園。這裡有於氏宗祠、清涼閣、真武廟;有觀音閣,有很氣派的石頭四合院和石頭井窖;石頭的胡同,街道縱橫交錯,蜿蜒回環,經歲月時光的衝刷和打磨,人來畜往地竟把胡同小巷裡的石頭路踩磨得細膩光滑,看上去別具特色。這裡比我想像的還要豐富得多,真沒想到在這個很偏僻的山溝裡卻藏著這麼一顆珍貴的明珠。

村子裡有一個最標志性的建築叫“清涼閣”,聽說是建於明萬歷九年,整個建築為一個人所建。傳說那時候村裡有個人叫於喜春,他力大無比,他竟不打根基,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實施,用一塊一塊的巨石就地而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終於砌起了兩層樓閣。當開始建三層的時候因施工時候石頭砸傷了手而一病未起,他故去後村裡人接著他的樓閣又建了第三層。 這裡重幾十噸的石頭真不敢想像在沒有機械化的古代,他們是怎麼抬上高高的樓閣的。行在上面我仔細地觀看,真是設計得別具匠心,大小不等的石頭,磷次櫛比,黏結有序,這裡包含了太多的美學,力學,建築學,物理,數學等知識。它幾百年屹立在風雨中竟不減風采。
這裡真是值得一看啊!豐富的石頭文化,相信裡面也一定蘊藏著更多的石頭民俗和石頭故事,現在去這裡的人也許不是很多,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專家的挖掘和對歷史文化的探究,將來一定會有更神奇的故事展現出來。

行走路線:
石頭城位於石家莊西部井徑縣內的於家村,在井陘和石家莊市均可選擇包車前往於家村。在井陘包一輛面包車返往石頭城需25元。在石家莊市包車需要100元左右。這裡道路標識清楚,岔口少,只是於家村地理位置是不到村口不見村,所以行駛中一定要記住看指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