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紅海灘

景點

導讀平原、河流、稻田、葦海、草原、井架、紅海灘、丹頂鶴……久違的理想王國。 遼河九曲回腸攜絲縷相連的無數條支流撲向渤海。 盤錦,美麗、富饒的遼河金三角。 紅地毯 在這遼河三角洲的海岸灘塗上,延綿百裡、大片地生長著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潮間帶植物堿蓬草,它們毗連成片,足有9萬余畝。堿蓬草適宜在鹽堿土質中生長,每年四五月間長出地面,初為綠色,由於 ...

平原、河流、稻田、葦海、草原、井架、紅海灘、丹頂鶴……久違的理想王國。

遼河九曲回腸攜絲縷相連的無數條支流撲向渤海。

盤錦,美麗、富饒的遼河金三角。

紅地毯

在這遼河三角洲的海岸灘塗上,延綿百裡、大片地生長著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潮間帶植物堿蓬草,它們毗連成片,足有9萬余畝。堿蓬草適宜在鹽堿土質中生長,每年四五月間長出地面,初為綠色,由於受海水的浸泡,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漸次由綠變紅,9月至11月,紅色愈加濃重,呈紫紅色。在秋風的吹拂下,紫紅色的堿蓬草湧起重重的波浪,像火紅的綢緞一般鋪展開來,蔚為壯觀,就像紅地毯,“紅海灘”因此得名。

六十年代,紅海灘曾經是當地人的救命灘。灘邊的漁民村婦曾采堿蓬草的籽,葉和莖,摻著玉米面蒸出紅草饃饃,幾乎拯救了整整一代人。

出盤錦朝西南行約1小時,爬上橫亙的攔海大堤,紅色的地毯從堤下一直鋪至大海邊,覆滿了雙台河口的大片灘塗,這便是綿延百裡的奇觀“紅海灘”。紅海灘上有星星白點,靠近些,發覺是真正的野生鶴群。

紅海灘是全球保存最為完好的沿海灘塗,退潮後紫紅色的植物完全裸露並不好看,漲潮淹沒了紫紅色的植物也不好看,最好的觀看時間一般在上午9:00-10:00,漲潮的海水淹沒根部,這時紅海灘最壯觀。

紅海灘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觀。海的滌蕩與灘的積沉,是紅海灘得以存在的前提;堿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

紅海灘碼頭是全國乃至全球惟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木結構、木樁基儲承台式仿古建築群及純木制旅游景點。該碼頭的“九曲廊橋”全長680米,由519根木樁支撐,自岸邊逶迤而行,直探進海中。木制平台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由1998根木樁在灘地上傲然拔起,舒展地臥在波濤之上,餐廳、游廊、清吧、茶座錯落其間,潮起潮落時,衝擊出一派罕見的海上風光。別樣的海上休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從棧橋上的木梯下去,踩著軟軟的泥灘,靠近了一小片紅草。蹲下身去才發現,草沒有葉片,通體都呈紫紅色,比遠處看要滋潤,要鮮艷一些。小小的莖條上長滿了紫紅色的果實。每顆果實有黃豆般大小,形狀略呈橢圓形,迎著陽光的果實晶瑩剔透,小巧玲瓏,可愛極了。掰開果實,紫紅色的果肉透出一股青草香味。

為什麼這些草會通體紫紅?這些紅色的精靈又怎麼會只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呢?

其實堿蓬草的紅色正是鹽堿浸潤的結果。它不需要人播種,無需人灌溉。只要有海的滌蕩,堿的滲透,鹽的浸潤,它就可以一簇簇,一蓬蓬地在鹽堿灘上年復一年地生長。而遼河入海口由於泥沙的沉積,渤海潮水的滌蕩浸泡,已經形成了一大片多年沉積的大鹽堿泥灘,正好具備堿蓬草的生存條件,所以堿蓬草能在這裡大量繁殖。據說,90年代最盛時,這裡78公裡的海岸線上,9萬畝的範圍,都長滿了這種紅艷欲滴的植物。

紅海灘是活動的,它始終追趕著海浪的蹤跡。灘塗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裡延伸,紅海灘也就踩著它的足跡,一步步地走向大海。

鶴舞

盤錦也是丹頂鶴的故鄉。

一望無際的紅海灘,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觀,它進放著火一樣的熱情:紅得那麼嬌艷,白色的丹頂鶴在藍天碧水間自由飛翔,猶如快樂的天使:黑嘴鷗、野鴨子、灰鶴等水禽,在繁密的翠葦叢中戲水……沉浸在這火熱的激情與空曠寧靜和諧交織的繽紛景致中,煩擾與疲憊一掃而空,讓人覺得自己離原始而神奇的大自然是那麼的近!

從盤錦市西南30公裡,占地120萬畝的雙台河口國家自然保護區也是保存完好的沼澤濕地,區內生態環境優美,棲息鳥類236種每年陽春三月,候鳥陸續南來,天空鳥陣如雲,灘頭水畔,鶯歌燕舞,沼澤裡的小魚小蝦小蟲,構成了與鳥類相依存的生物鏈。這裡既是我國丹頂鶴繁殖的最南限,也是迄今為止世界瀕危動物黑嘴鷗最大的繁殖地。茫茫葦海中架著一座14米高的放鶴亭,是觀鳥的絕佳位置。

葦海

在遼東灣北岸,水陸相互拉鋸的地帶,有一片東西寬28公裡、南北長130公裡的世界最大的葦海。每年3月間蘆葦鑽出地面,入夏翠葦搖曳,碧浪濤天。

此時正是深秋,朵朵蘆花飛雪,飄渺如煙。綿密的葦蕩,把空氣過濾得纖塵不染。漫步在蘆園窄窄的棧道上,閉上眼做幾次深呼吸,心肺似也被葦香洗得透亮。

在這100平方公裡的葦田濕地內,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為依托,以舉世罕見的紅海灘、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背景,是一處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旅游系統。這裡的蘆葦不僅用來觀賞,而且是五大國營葦場之一,年產36萬噸優質造紙原料。當年“毛馴用紙使用的原料出自這裡,就足以證明這裡的蘆葦是最好的造紙原料。

聯系一只漁船去出海,一可以近距離看鳥,還可以和紅海灘更近距離接觸。漁船沿遼河縱深的河道向大海開去,機動船的轟鳴引得無數只海鳥振翅高飛,它們穿梭於雲間天際的妙曼身影令人無比陶醉。

這條船是一條打蝦船,船頭熱氣騰騰地燒著一口大鍋,裡面煮著一大鍋小蝦。船老大非常好客,剛剛打上來的小蝦,直接用海水煮,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味道卻十分鮮美。

紅毯間夾著一行行一簇簇的蘆葦,成千上萬的水鳥在淺灘上覓食嬉戲。黑色的灘塗、紅色的堿蓬、綠色的蘆葦、黃色的稻田漸次排列,飽和的色彩與奇妙的構圖令人驚嘆。27公裡長的攔海大壩,壩外藍天、碧海、紅灘,壩內草地、平疇、新村,滄海桑田。

蟹灘

葦海蟹灘風景區由於長期的人為保護,不僅蘆葦長勢良好,變異程度小,同時招引各類動物種群,獸類、鳥類,更多的是種種螃蟹。漲潮時,碧水連天,起伏的葦浪隨風飄曳。退潮後,橫行無忌的螃蟹猶如神兵天降,迅速占領整個葦蕩,繪就一幅美妙圖案。

“棒打野雞瓢舀魚,螃蟹爬進飯鍋裡”,濃郁的地方俗語真實映照出葦田豐富的生態資源。品蟹,觀鳥,賞葦海,每一個心靈都會因這片夢幻神奇的土地而沉醉感動。紅火的河蟹產業也成為盤錦蘆葦濕地獨特生態環境的產物。

半個世紀前,這裡是遼寧有名的南大荒,大部分地區仍然是“潮汐漲落,蒲葦揚花,雁去鶴歸,草萊未墾”。幾十年的墾荒開地、圍海造田,遍地荒灘已成為120萬畝稻田,盛產晶瑩、雪白的盤錦優質大米。秋風一過,棋盤似的田野一夜金黃。田間地頭還放養河蟹,到了秋天,又收水稻又收蟹。

盤錦依河傍海,水產驚人豐富,10多萬畝灘塗放養魚、蝦、貝、蟹,胡家鎮是東北最大的河蟹市場,盤錦特產的中華絨螯蟹,無論蒸煮的肉蟹還是壇封的醉蟹都頗讓人垂涎。天氣晴好的時候,在大窪縣蛤蜊崗細軟的沙灘上踏浪踩蛤,親自采挖肉質佳美的文蛤,收獲頗豐。蛤蜊崗是離岸15公裡的一片漲潮為海、落潮為陸的渤海金灘。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