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古棧道--為楊貴妃運荔枝的“高速路”

地理雜談

導讀 秦嶺山間多懸崖絕壁,險峻陡峭。戰國時秦昭襄王以範雎為相,開鑿棧道,在懸崖絕壁間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連為棧閣,形成獨特的山間棧道。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喂子坪境內黑溝口大橋灃峪河旁古棧道遺址的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西安市長安區,叫“子午峪”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從長安出發翻越秦嶺,經寧陝、石泉、西鄉到洋縣,全長420公裡。子午古 ...

秦嶺山間多懸崖絕壁,險峻陡峭。戰國時秦昭襄王以範雎為相,開鑿棧道,在懸崖絕壁間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連為棧閣,形成獨特的山間棧道。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喂子坪境內黑溝口大橋灃峪河旁古棧道遺址的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西安市長安區,叫“子午峪”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從長安出發翻越秦嶺,經寧陝、石泉、西鄉到洋縣,全長420公裡。子午古棧道還稱之為“荔枝道”。

荔枝道是由川東涪陵經西鄉至寧陝通往長安的通道。至今在緊鄰西安的寧陝縣廣貨街鎮、江口鎮等地方依稀可見先民們深鑿於峭壁上的石窩。在這條古棧道旁邊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馬營遺址、竹林八卦陣、鐵板峰、石陣等十余處人文自然景觀。

貫通秦嶺的諸條古棧道中,有一條干脆就是因為這個名女人而改名,杜牧《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這件事。荔枝道,原稱間道,楊玉環嗜食荔枝,朝廷遂在四川涪陵建優質荔枝園,並修整四川涪陵至長安的道路,取道達州(今四川達縣),從陝西西鄉快馬入子午谷,至長安不過三日,進呈貴妃的荔枝猶新鮮如初。杜甫曾對之嘆曰:“百馬死山谷,至今耆舊悲”。杜甫在儻駱道也寫過一首詩:“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自說二女齒背時,回頭卻向秦雲哭”,令人唏噓。

陡峭的山崖和湍急河水構成的險要,演繹著一曲曲、一首首感天動地的吆喝聲,其中蘊涵的力量透著先人踏過這塊土地的信心和悲壯。

懸崖上那或大或孝或方或圓的石孔在時光的消逝中早已失去了作用,但仍在向後人們訴說著那段曾經輝煌和鮮為人知的歷史,那些人與自然、自然與人的歷史關系。無聲撫摩著古人支撐棧道的那些石孔,真不敢想像前人是用怎樣的智慧和勇氣在如此險峻的山崖開鑿出這條曲折的小徑,那些以車代步的現代人走在這條小徑上面又會有怎樣的想法?

如今,古棧道雖然已經失去它原有的功能,但那一路灑滿鈴聲的馬幫在晨曦中和夕陽裡依然向我緩緩走來,走成記憶中一種莫名的悲壯。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