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稱可將藻類一小時內轉化成原油

科技

導讀美國能源部的一項研究稱,這種濃縮的藻類黏液,可以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轉化為生物原油新鮮的藻類黏液可以轉化成生物原油,並提煉成替代汽油的燃料12月19日消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飛機、貨車和小轎車都會用類似塘泥的物質來驅動加速。一項新的技術稱,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濃縮的藻類黏液就可以轉化成生物原油。這種黏液由水和藻類組成,後者的重量占 ...

美國能源部的一項研究稱,這種濃縮的藻類黏液,可以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轉化為生物原油
新鮮的藻類黏液可以轉化成生物原油,並提煉成替代汽油的燃料12月19日消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飛機、貨車和小轎車都會用類似塘泥的物質來驅動加速。一項新的技術稱,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濃縮的藻類黏液就可以轉化成生物原油。這種黏液由水和藻類組成,後者的重量占總重的10%到20%。在轉化的時候,黏液被連續輸送進一個高科技壓力鍋,鍋內的溫度大約為350攝氏度,壓強達到近204個標准大氣壓。高溫高壓可以使混合物保持液態。美國國家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員道格拉斯·埃利奧特(Douglas Elliott)說,在壓力鍋內,一些“其他人還沒有掌握的技術”將會使植物中脂類與其他礦物質,如水中的磷等分離出來。一個小時之後,在重力作用下,原油與水完全分離,並流向另一端。道格拉斯·埃利奧特說:“我們可以對這些原油進行純化,制成液態烴,並最終取代汽油、柴油和噴氣燃料等石油制品。”未來的水處理步驟甚至可以從剩下的植物原料中回收甲烷——本質上就是天然氣。另一方面,分離之後留下的富含氮的水,以及回收的磷等礦物質,都可以用來生產更多的藻類。道格拉斯·埃利奧特及其同事有關處理過程的論文已經被《藻類研究》(Algal Research)雜志接收。總部位於猶他州的生物燃料公司Genifuel集團也已經獲得該技術的許可,正在與工業伙伴合作建立一個試驗工廠。重新啟用的技術道格拉斯·埃利奧特及其同事用來生產生物原油的技術被稱為“水熱液化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該技術一度非常前沿。不過,後來研究者們的興趣逐漸轉到培養高脂類含量的藻株上,這一技術便遇到了冷落。為了從這些產量較高的藻類中獲得原油,需要先對藻類進行干燥,然後進行提齲提取的過程耗能很高,因而十分昂貴。水熱液化技術“具有能完全利用整個藻體的優點,因此具有顯著的優勢,因為不再需要單純追求脂類含量的積累,或脂類的提取了,”倫敦咨詢公司FTI Counslting的能源分析師阿裡斯·卡坎尼亞斯(Aris Karcanias)說,“此外,也不再需要為藻類干燥耗費大量能源了。”盡管有這些優勢,但道格拉斯·埃利奧特解釋說,直到現在,該技術的大部分演示都是在實驗室內的間歇式反應器中完成的。這就意味著,研究團隊每次只能獲得一批原油。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用化學溶劑將水與油分離。利用論文中所描述的連續過程,埃利奧特說:“我們發現,如果控制得當的話,我們就不再需要這些化學步驟了。”前方的挑戰據道格拉斯·埃利奧特介紹,藻類生物能源要想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話,就必須具備高效的藻體生產能力,從而保證有足夠的原料用於轉化成生物燃料。另一方面,從藻類中提取的原油在使用上也有一些監管的障礙,在是否允許這些燃料與石油燃料混合,或者是否可以替代石油燃料的問題上,都需要重新起草標准和規範。埃利奧特解釋道:“事實上,二者看起來確實有點不一樣,而且在性質上也稍有不同。”據阿裡斯·卡坎尼亞斯介紹,除了正在與美國能源部進行合作的Genifuel集團之外,其他一些追逐藻類生物能源技術的公司也值得關注,包括藍寶石能源公司(Sapphire Energy)、Cellana公司和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等。關於這一產業,阿裡斯·卡坎尼亞斯說:“未來的研究需要在連續運行的基礎上提高藻類原油的產量,並展示廢水處理和優化營養物質循環的能力。”如果這些都能做到商業規模,“那將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用的一步。”他補充道。(任天)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