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女子自制機器將蒼蠅轉成可食用蛋白質

科技

導讀【環球網綜合報道】有數據稱,到2050年,肉制品產量必須增長50%才能滿足人口的不斷增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女子卡特琳娜•安格發明了一種新型機器“農場432”,利用在家自制蛋白質來替代食物來源的生產方法,解決工廠養殖肉制品存在的問題。 報道稱,新型機器“農場432”的設計原理是,為蒼蠅和其幼蟲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生存空間。該 ...

【環球網綜合報道】有數據稱,到2050年,肉制品產量必須增長50%才能滿足人口的不斷增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女子卡特琳娜•安格發明了一種新型機器“農場432”,利用在家自制蛋白質來替代食物來源的生產方法,解決工廠養殖肉制品存在的問題。 報道稱,新型機器“農場432”的設計原理是,為蒼蠅和其幼蟲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生存空間。該機器每周能產1000克幼蟲,可供兩餐食用。煮熟後的幼蟲聞起來像含有澱粉的馬鈴薯,散發著撲鼻的堅果味和肉味。目前,“農場432”只限於家用,只有在系統按比例擴大後才能應用到專業的廚房中。該機器操作簡單,只需在器具室內放入一些蒼蠅幼蟲,它們將會進行交配,然後產下幼蟲。蒼蠅幼蟲繁殖力強,且蛋白質含量高達42%,富含大量鈣質和氨基酸。經過432個小時的孵化,1克蒼蠅幼蟲可產出2400克可食用的蛋白質。近來,美國的一項報告也證實,與傳統肉制品相比,食用蚱蜢、螞蟻等富含蛋白質的昆蟲對環境傷害要小很多。(實習編譯:徐念霞 審稿:郭文靜)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