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潘多拉的盒子”

人文地理

導讀 毒品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目前全球每年有大約20萬人死於海洛因、可卡因及其他毒品。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痛苦與絕望、墮落與沉淪、疾病與死亡接踵而至;從殘害自身肌體,到導致家庭破碎,最終禍延整個社會。禁毒是國際社會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1987年,為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聯合國將每年6月26日確定 ...

毒品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目前全球每年有大約20萬人死於海洛因、可卡因及其他毒品。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痛苦與絕望、墮落與沉淪、疾病與死亡接踵而至;從殘害自身肌體,到導致家庭破碎,最終禍延整個社會。禁毒是國際社會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1987年,為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聯合國將每年6月26日確定為“國際禁毒日”。長期以來,國際社會為遏制毒品蔓延、打擊毒品走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全球禁毒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2007年6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一名頭戴骷髏面罩的抗議者參加“國際禁毒日”的游行活動。 新華社/路透

2009年12月31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一個戒毒中心,一名接受康復治療的男子躺在床上。 新華社/法新

2013年5月21日,在阿富汗拉格曼省,一名44歲的男子在家中吸食鴉片,他的兩個孩子在旁邊看著他。 新華社/法新

2012年7月16日,在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郊區,一名男子(右)在廢棄的樓房裡吸食膠毒。 新華社/路透

2011年6月27日,在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麥德林市警局,警察整理繳獲的可卡因。 新華社/法新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