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Linda Poon
翻譯:do9ve
一頭脊柱畸形的落單海豚與一群抹香鯨同行。

圖中,可以看到一頭脊柱呈“S”形的寬吻海豚正和一頭抹香鯨磨蹭身體。
照片由Alexander Wilson和《水生哺乳動物(Aquatic Mammals)》提供
2011年,行為生態學家Alexander Wilson和德國萊布尼茲淡水生態和內陸漁業研究所(Leibniz-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land Fisheries)驚訝地發現一群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一種通常被認為不會和其他物種建立關系的動物——竟然接納了一頭成年寬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
研究人員在亞速群島周邊海域——距葡萄牙裡斯本海岸約1000英裡(1600公裡)——對這個鯨群進行了為期8天的觀察,海豚和成年鯨魚及它們的幼崽一起游弋、覓食、嬉戲,當它用身體磨蹭鯨魚時,鯨魚有時會回應。
“在陸生動物中,跨種族的交往行為並不多見。這種通常是臨時的同盟關系因覓食互助或躲避天敵而建立,”Wilson說。
“它們也可能是在滿足一種對於其他動物的陪伴的渴望,”生物學家John Francis補充道。John Francis是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該協會掌管《國家地理新聞(National Geographic News)》)負責研究、保護和探索的副主席。狗養育老虎幼崽的照片、大猩猩收養寵物貓的故事以及美洲豹照料小狒狒的視頻早已在網上流傳,並受到廣泛的關注。
罕見的同盟
雖然海豚是人們熟知的喜歡社交的動物,但Wilson還是稱抹香鯨和寬吻海豚間的同盟是罕見的,因為就他所知,之前人類從沒見過這一現像。
“這種聯合可能源於“船首乘浪”,這是海豚的一種常見行為,它們乘著船首——這裡則是鯨魚——制造的壓力波浪前進,”Francis這樣假設。
“在游速慢的動物周圍徘徊,尋找可搭乘波浪也許是這一行為的首要好處,”他說。另外他補充道,這也許僅僅源於娛樂性的邂逅。Wilson認為這頭海豚特殊的脊柱形狀使它更傾向於與體型大、游速慢的鯨魚交往。“它也許跟不上其族群,或被其他海豚欺負,”他在一封郵件中寫道。
默認
然而Wilson指出,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鯨魚會接受這頭落單的海豚。《水生哺乳動物》即將發表的一篇描述科學家們觀察結果的論文中提出了幾個理論,他們指出也許這頭海豚被認為無威脅,並且由於成年抹香鯨“照料幼崽”的本能而被默認收留。
抹香鯨族群成員會輪流下潛,總留一個成年個體在近海面處照看幼鯨。“也許正因為幼崽的存在——它們不能潛得太深或太久——才使海豚得以維持與此鯨群的聯系,”Wilson說。
Wilson不相信海豚接近鯨群是為了尋求保護、躲避天敵的說法,因為亞速群島附近海域沒有多少海豚天敵。但Francis不想這麼快否定這一觀點。“我不相信常出沒於亞速海域的鯨魚和海豚一生都遇不到天敵,”他說。
他認為抹香鯨接受海豚有可能是為了在對付自己的天敵如虎鯨(Orcinus orca)時增加安全系數。“有人在亞速海域見過虎鯨。雖然虎鯨不常出現,但即使是為數不多的幾次遭遇也足以使其他鯨魚提高警惕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