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澳大利亞海岸的群島之中,這個神秘的粉湖讓其所在的中島獨樹一幟。它是一個鹹水湖,也是一個潟湖,湖水較淺,沿岸布滿晶瑩的鹽,四周則是桉樹林,一條狹窄的沙灘將湖與深藍色的海水隔離開來。白鹽、綠林、碧海、白沙和粉色湖水,共同構造了美妙的色彩圖景。

埃斯佩蘭斯鹽湖群,在西澳大利亞的埃斯佩蘭斯一帶有多個鹽湖和鹽池,在地面觀察,除了特殊的色彩外,它們姿色平平,可若從高空鳥瞰,彩色的湖群就呈現出別樣的魅力—仿佛上天遺撒了一把彩色糖豆,給這片荒涼干旱的大地帶來了色彩。

巴丹吉林鹽湖,赤水的身影無處不在,這次它來到了荒涼的沙漠。躺在巴丹吉林沙漠懷中的這個鹽湖水面不大,且因為水位不斷下降,已經分裂成兩個小湖。在拍攝這張照片時,攝影師還在湖邊發現了僅有的一個居民——一個72歲的寡婦。她和鹽湖一起,守望著遼遠的天空和歲月。

地獄溫泉又叫血池溫泉,可見這潭血色的池水帶給了人們怎樣恐懼的聯想。實際上,此溫泉的所在地日本別府乃是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這池“赤水”中也富含礦物質,有助於治療諸多疾玻

克拉斯諾達爾鹽沼,這片藏身於低矮植物中的鹽沼面積不大,卻呈現出神秘動人的紫水晶光澤。在各種“赤水”成因中,“鹽”是最有創意的配色大師,在不同的季節、溫度和環境下,將世界各地的鹽湖、鹽沼、鹽池等調配出異彩紛呈的美景。

克裡穆圖火山擁有數個神秘的湖泊,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顏色,更神奇的是,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湖水的顏色還會不斷改變。時而碧水,時而赤水。從上下兩張圖的對比中,能清晰地看到湖水顏色的變化。

蔓越莓沼澤,表面上,這張圖中的“赤水”非常像一個鹽湖,而找到它的真實成因,也頗費了一番周折。在諸多查證、研究之後才發現,原來它奇異的粉紅色乃是大片浮在水上的紅色莓果。這種莓果生長在北美的濕地之上,收獲時節,農夫們用水將田地淹沒,果實遂漂浮水上,便於收集。

納特龍湖,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邊界地帶,火山雄峙,裂谷磅礡。由於火山,這個湖成為了一個鹽堿湖,湖中鹽泥的溫度可達50攝氏度。根據降雨的多少,其pH值最高可達10左右。如此奇特的環境養育了特殊的藻類,它們給這個湖帶來了濃烈奔放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