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接觸西沙:那片美得癲狂的夢境

遊記

導讀 20多個小時的顛簸航行,克服嚴重暈船之後,如願以償抵達了那片神奇的海域,親密接觸碧海藍天、椰林沙灘、原生態的漁民生活、夜間海釣、海鮮大餐、罕見的紅珊瑚石、礁盤中浮潛、嬉戲的熱帶魚…… 在南海諸島的四大群島中,西沙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方,距三亞市榆林港約330公裡,是不久前設立的海南省三沙市的駐地。這片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上,共有島 ...

20多個小時的顛簸航行,克服嚴重暈船之後,如願以償抵達了那片神奇的海域,親密接觸碧海藍天、椰林沙灘、原生態的漁民生活、夜間海釣、海鮮大餐、罕見的紅珊瑚石、礁盤中浮潛、嬉戲的熱帶魚……

在南海諸島的四大群島中,西沙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方,距三亞市榆林港約330公裡,是不久前設立的海南省三沙市的駐地。這片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上,共有島礁40多個,露出海面的有22個島嶼、7個沙洲,陸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靠東的宣德群島和靠西的永樂群島中。

中國最美的海

作為我國的傳統漁場,西沙海域海產十分豐富,珍稀品種較多,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漁民來此進行捕撈作業。此外,由於遠離大陸,人跡罕至,這裡的自然生態保護完好,是多種海洋動植物棲息的天堂。

走遍中國,一直是我的夢想。祖國大陸的最東、最北、最西都曾涉足,只有走到最南端,才算是完美的結局。但南沙群島太過遙遠,於是我先從西沙入手。由於西沙旅游尚未正式開通,在通過多方聯系、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後,我有幸搭上了一艘前往西沙海域作業的漁船。同船的除了漁民,還有攝影師阿寬和海釣高手老劉,我們一起開始了這段為期7天的西沙之旅。

1 釣魚是船上最普遍的娛樂活動。不到一小時,我們就釣上了幾十條稀奇古怪的魚,在甲板上直接加工,生魚片敞開供應,美味得像嫩牛肉,入口即化。

初春的海南已經濕熱無比,傍晚,瓊海的碼頭吹著微微的海風,即將搭上前往西沙的漁船,興奮、開心、好奇、糾結、忐忑一並襲來。等到漲潮時分,船只出發了。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將在20多個小時後抵達西沙海域。

按計劃,從碼頭出發後,將往東南方向航行300多公裡,路過北礁,穿過銀嶼門,進入一片環礁海域,擇機登陸或臨近銀嶼島、鴨公島、甘泉島、晉卿島及華光礁等。

像翡翠般晶瑩剔透

在所有的文字和影像資料中,大海幾乎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詞。然而,隨著漁船駛出港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漸漸拉開。船長說我們這次比較幸運,海況還算不錯,寒流剛結束,台風季節還沒到,沒有大風浪。盡管如此,半夜時海浪還是達到了1米多高。

夜深了,呼嘯的海風夾雜在孤單的馬達轟鳴聲裡,聽起來格外恐怖。海浪一聲聲拍打著甲板、船身,偶爾還夾雜著雨點,機房飄來的刺鼻柴油味,嚴重刺激著神經,讓我在支離破碎的夢境中晃悠到天明,暈船得厲害!船長告訴我,即使在海上工作了幾十年的老船員也會暈船,吃完東西,吐了,那就再吃……

船上的生活很枯燥,大海中接收不到信號,無法上網,手機也只能用來看時間,因此釣魚成了船上最普遍的娛樂活動。船工打開船頭的照明燈,大家拿著各種釣具開始行動:有用杆的,有用卷筒的,甚至還直接用魚線的。不到一小時,我們就釣上了幾十條稀奇古怪的魚,在甲板上直接加工,生魚片敞開供應,美味得像嫩牛肉,入口即化。

在轟鳴的馬達聲和顛簸中,又度過整個白天,我已暈乎乎地躺在甲板上度過了17個小時。天色再次暗下來,遠處海平線上隱約露出了一座燈塔,那就是北礁!我激動得差點淚流滿面——因為過了北礁,到西沙就不到5小時了!

霞光萬丈

從大陸前往南海,第一站就是北礁燈塔,這個燈塔作用十分重大,它高達23米,頂燈射程能達到15海裡,過往船只都要通過它來核對航海參數。有過遠航體驗的人都能理解,在黑夜中的大海上,遠方的燈塔就像家一樣溫暖。

從日出到日落,一天的時間就這樣悄悄逝去。在白天的航行中,偶遇了3只海豚,它們遠遠地露出灰色的背鰭,突然躍出海面,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落水後便消失了。

南海上的日落之美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那絢麗的色彩用任何鏡頭都難以表達。黑夜又將來臨,從出發到現在,過了23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西沙海域!由於天黑退潮,附近的島嶼四周布滿暗礁,漁船無法靠近,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漲潮後再登島。

2 在這些與世隔絕的海島上,漁民們白天與大海作伴,夜晚與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簡單、枯燥而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太陽再次升起,美麗的西沙映入眼簾,海面深邃、幽藍,頃刻間,金色的陽光遍滿海面,海水變成了碧綠色。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很多近海漁場環境惡化、過度捕撈,早已無魚可撈,海南也不例外,近海漁業資源幾近枯竭,於是把大海當做糧倉的漁民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海域——西沙就是其中之一。

孤獨的漁船和漁民

西沙的很多島嶼上,都有常年駐守的漁民,每個島上多則數十人,少則三、四人。他們每次出海駐島作業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年半載,甚至更久。島上沒有任何淡水資源,多靠補給船定期運送,即使是路過的漁船,也都會適時停靠,送給他們一些淡水和食品,這已經成為漁民們世代相傳的生活習慣。島上還有很多用來存放雨水的大塑料桶,但雨水不能飲用,只能用來洗衣和洗澡——在島上,每一滴淡水都彌足珍貴。

在這些與世隔絕的海島上,漁民們白天與大海作伴,夜晚與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簡單、枯燥、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這裡其實很寂寞

每天早上漲潮時,駐島的漁民出海,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不同的海域進行作業,分工也不同,漁獲也各不相同。在海底撿螺既危險又辛苦,需要穿上厚厚的潛水服和腳蹼,帶上簡易的潛水鏡和呼吸管,腰間系著一個籃筐,戴上膠皮手套,拿著小鐵耙,一口氣潛到海底,在礁石的縫隙間尋找海螺。水下作業時間不能太長,水性好的漁民可以在海底連續作業幾分鐘,但身體長期遭受海水的壓力和浸泡,是常人無法想像和忍受的。

捕撈上來的螺、魚、貝等,進行分類後存放在塑料框裡,泡在海水中養殖,不時會有大型漁船前來收購。

漁船主要通過燈光、拖網和鉤捕捕魚。拖網又分為“對拖”和“單拖”,“對拖”是兩艘船各拉一個網頭,在大海中齊頭並進,等落入網中的魚有了一定數量後,兩艘船就開始慢慢合圍,將魚群完全兜在網中。“單拖”則是在船尾放一個大拖網,為了讓網口張開,還要放上兩個大網板,在水流的作用下,網板把網口撐開,形成一個張開口的大口袋,將魚群納入其中。

而所謂鉤捕,就是用魚鉤掛上小魚作為誘餌,再通過細小的漁線把魚鉤綁在較粗的主線上——總長約2000米的主線上,有多達1200枚魚鉤。我們搭乘的漁船上有一些鉤捕工具,在未到目的海域之前,我們就和船工一起把誘餌掛在魚鉤上,並整齊地堆在一只籃子裡。

打漁是他們最主要的事情

在探魚器廣泛使用之前,漁民們捕魚主要靠經驗,一些老漁民練就了“火眼金睛”,雙眼就像雷達,為了方便尋找魚群的位置,每條漁船的桅杆頂端都設有一個座位,供觀察者時刻關注周圍水面的變化,如果水面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波紋,觀察者便會根據經驗判斷魚群的位置,然後將漁船駛向魚群所在的水域,每次下網,都能滿載而歸。

“放鉤1船長突然下令作業。一個船工立馬從甲板上站起來,弓著腰把一根浮竿拋到海面,隨後雙手麻利地往海裡放線。就這樣,主線被綁在上面的20個鉛塊帶入大海,等待各種魚兒上鉤。

半個小時後,魚群完成了咬鉤。很快,一條成人手掌大小的剝皮魚彈著尾巴露出海面。船工放慢拉拽主線的速度,把這條不斷掙扎的魚輕松地解下來,扔進水艙。隨後,船工拽拉主線的速度越來越快,等到他把浮竿收上來時,收獲了12條魚:6條小石斑魚,還有6條其他不怎麼值錢的魚,成了船上的夜宵。

3 銀嶼島:從漁民手中買來一筐石斑魚、兩條刺鼓魚、兩只大龍蝦、大半筐紅口螺,漁民免費加工:海魚和海螺清燉,龍蝦蒸熟後澆上熱油,還烤了一些魷魚干,大快朵頤。

銀嶼島,是我們抵達西沙後見到的第一個島嶼,遠遠看上去,它就像一根美麗的金黃色線條。這個礁石島面積僅為0.01平方公裡,海拔不足兩米,漲潮後面積更小,有幾位漁民常年駐守在這裡進行捕撈作業。

一片緋色

但這些珊瑚島四周的水域很淺,大型漁船根本無法靠近,只能停泊在深海區域,依靠隨船上攜帶的小艇登島。靠近島岸,我們從小艇上直接跳進海裡,海水暖暖的,雙腳浸入其中,心都快化了。面對這樣的大海,端著相機的雙手在顫抖,處處都是美景啊!

初次登島,大家都沒有經驗,均以沙灘褲、沙灘鞋或赤膊上陣,結果強烈的紫外線讓我們嘗盡了苦頭:不到半天,裸露的四肢便被曬得通紅,兩條大腿似乎被套上了性感的紅絲襪。

純淨透明的海水

正午的溫度超過40℃,我和海釣高手老劉躲在木棚下乘涼聊天,同行的攝影師阿寬端著相機,晃晃悠悠地挪進木棚,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腦袋也耷拉下去,滿面赤紅,原來他中暑了。我們連忙扶著他躺下,老劉取下太陽帽,不停給他扇風、降溫,我從包裡掏出一支藿香正氣水,給他灌了下去。十多分鐘後,阿寬漸漸恢復了體力,又能和我們插科打諢了。

傍晚,海水退潮速度很快,原本要潛水才能看到的海底逐漸露出海平面,變成了成片的礁盤,夕陽映射在礁盤上,散發出眩目的金光。島嶼的一側,海平面上漸漸露出了一片金黃色的小島,那是一個暗礁島,覆蓋著夾雜有珊瑚貝殼的碎砂,讓人仿佛置身海市蜃樓的幻境中。

退潮後,海水似乎也平靜了許多,浪花拍打礁石的節奏也變得輕柔,海風平靜得恍如催眠曲。四周的色彩從泛黃、金黃、火紅、亮紫、暗紅慢慢過渡,夕陽悄悄躲進海平線以後,夜空亦非平時的那種點點繁星,卻呈現出大小不等、交織相連、層次分明的星雲,恰似一幅立體的抽像三維圖案懸掛在天際。

曬制的魷魚

出海捕魚的漁民回來了,他們收成不錯,二十多斤的大紅魚、成堆的海螺,還有很多貌不驚人的石斑魚。石斑魚在大陸市場上動輒幾百元一斤,但在西沙,從漁民手中購買,價格自然低廉。

與老劉他們一商量,從漁民手中買來一筐石斑魚、兩條刺鼓魚、兩只大龍蝦、大半筐紅口螺,漁民免費加工:海魚和海螺清燉,龍蝦蒸熟後澆上熱油,還烤了一些魷魚干,大快朵頤。吃肉必喝酒,56度的二鍋頭,是我從北京千裡迢迢背過來的。沒有酒杯,大伙就輪流拎著酒瓶,就著海鮮,仰脖喝上一大口。坐在滿天繁星的夜空下吃肉、喝酒,恐怕人生中也難得有幾回啊!我們還特意留下一些石斑魚養在海裡,用作第二天早晨熬粥,石斑魚粥,口福啊!這場海鮮大宴,後來一均攤,我們3人平均才付出40多元,不過是平時一個漢堡套餐的價格!

夜幕降臨,四周一片寂靜,躺在帳篷裡數星星,滿天繁星看到暈,天上不時還劃過幾顆流星。

華夏地理iPad交互雜志登陸App Store 限時免費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