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自制“機器人潛艇”捕撈海參

科技

導讀今年38歲的張五一曾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家紡織機械廠的工人。2008年下崗後,他對制造民用潛艇產生了興趣,前後投入約300萬元,歷經數次失敗,終於制造出幾艘有模有樣的“民用潛艇”。張五一研制的這艘“機器人潛艇”由煙台開發區大趙家村一家水產養殖企業訂購,長4.5米,高1.6米,重4噸,有單獨的水下行走裝置,采用攝像取景,遙控控制,可以下潛30-50米,並在水下緩慢 ...

今年38歲的張五一曾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家紡織機械廠的工人。2008年下崗後,他對制造民用潛艇產生了興趣,前後投入約300萬元,歷經數次失敗,終於制造出幾艘有模有樣的“民用潛艇”。張五一研制的這艘“機器人潛艇”由煙台開發區大趙家村一家水產養殖企業訂購,長4.5米,高1.6米,重4噸,有單獨的水下行走裝置,采用攝像取景,遙控控制,可以下潛30-50米,並在水下緩慢行走。

4月10日,在山東省煙台市開發區大趙家漁碼頭,工作人員將張五一研制的“機器人潛艇”放入海中,准備進行海底測試。新華社發(初陽 攝)

4月10日,在山東省煙台市開發區大趙家漁碼頭,工作人員將張五一研制的“機器人潛艇”放入海中,准備進行海底測試。新華社發(初陽 攝)

4月10日,在山東省煙台市開發區大趙家漁碼頭,張五一研制的“機器人潛艇”被放入海中,他通過“機器人潛艇”攜帶的攝像頭觀看海底狀況。新華社發(初陽 攝)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