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受淚滴啟發研制出可改變性能的材料

科技

導讀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這個團隊展示了在納米多孔彈性基底中的一種連續的液態膜,有點類似於聚集在一起覆蓋我們眼睛的眼淚。當它被拉伸或者進行物理操作時就會改變性能。那些操作導致納米孔變大或者變小,這就導致連續的液面發生變形。視頻中清晰的展示了當它被拉伸的時候,它變得不透明而且表面粗糙。視頻展示了這兩種特征只是通過拉伸 ...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這個團隊展示了在納米多孔彈性基底中的一種連續的液態膜,有點類似於聚集在一起覆蓋我們眼睛的眼淚。當它被拉伸或者進行物理操作時就會改變性能。那些操作導致納米孔變大或者變小,這就導致連續的液面發生變形。視頻中清晰的展示了當它被拉伸的時候,它變得不透明而且表面粗糙。視頻展示了這兩種特征只是通過拉伸,就能夠被操控的如此快速和完美。

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已經創造的一種材料,能夠輕易的在兩種狀態間進行轉換。

論文的作者寫道:“當基底變形的時候,液體在氣孔內流動,導致光滑而且無缺陷的表面變得粗糙。”通常材料既不是疏水性也不是親水性的。現在威斯團隊已經創造的這種材料,能夠輕易的在兩種狀態間進行轉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它靈活變化的氣孔尺寸。就同眼淚集合在一起保護眼睛躲避灰塵一樣,這種液態膜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增加數量,液態膜和基底能夠對刺激做出反應來集中它的性能,並且使它們更加的有效。

研究團隊希望將這種材料的可變性延伸到其它的特征,而且會繼續創造一種能對一系列的刺激做出反應的彈性帶。這種技術能夠有一天為應答性建築鋪平道路,使它們能夠根據環境條件變化做出改變,通過適應陽光和熱量來使內部環境更加舒適。研究所的創建人唐納德-英格博稱,這種技術有可能成為每個領域的規則改變者,比如說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微流體和光學系統、建築設計與施工等等。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