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

此次捐贈的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就是嚴格依據其化石進行的1:1復原雕像

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

捐贈儀式現場
3月29日消息,遼寧省建昌縣政府今天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了向全球100個著名博物館捐贈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儀式。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它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鳥類恐龍起源說,被譽為“代表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捐贈的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就是嚴格依據其化石進行的1:1復原雕像,科學准確、栩栩如生,堪稱中國首款高端超寫實恐龍雕像。
“走進鳥的故鄉—建昌古生物化石進京特展”3月1日正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彙集了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長有四個翅膀的帶羽毛恐龍 小盜龍、世界最早的真獸類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世界最小的翼龍隱翼龍、以及填補了中耳演化缺失環節的早期哺乳動物遼尖齒獸等20余件模式標本,均是近年來 在我國遼寧建昌發現的世界級古生物化石珍品。
全國政協常委、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說:“建昌地區是我國遼西化石寶庫中的‘明珠’,在距今一億多年的中生代地層中盛產‘燕遼生物群’和‘熱河生物群’化石,其種類繁多、科學意義重大,已為國際科學界廣泛關注。其中,在建昌玲瓏塔地區發現的中侏羅世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更是震驚世界。此次建昌縣向世界100個著名博物館捐贈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勢必會再一次將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目光聚焦中國古生物化石寶庫——建昌,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古生物研究的成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現場代表建昌縣政府進行捐贈的建昌縣委書記樊大成說:“建昌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古生物化石寶庫,蘊藏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建昌縣政府致力於將建昌打造成中國古生物化石文化基地,希望與世界各國家的科研機構、博物館等建立廣泛而密切的合作,而今天的捐贈儀式就是實施這一重大戰略的舉措之一。這不僅是向全世界推介建昌,推介建昌的寶藏——古生物化石,也是建昌對加強古生物化石保護和國家《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的踐行。”
在建昌縣向全球100個博物館捐贈赫氏近鳥龍雕像儀式完畢後,“走進鳥的故鄉—建昌古生物化石進京特展”也將在3月31日正式閉幕。(郭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