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傳人”遭痛批 張一一作《蛇賦》用典18處

考古

導讀原標題:“蛇的傳人”遭痛批 張一一作《蛇賦》用典18處中華人文始祖女媧伏羲被指均是“人面蛇身”隨著2013癸巳蛇年的到來,近日湖南籍作家張一一率先提出的“中華民族是蛇的傳人”的觀點一度遭到不少網友和專家學者的痛批,而在蛇年到來之際,張一一近日作《蛇賦》賀歲蛇年並以自嘲,該篇賦文一韻到底,朗朗上口,用典18處,被認為頗具古典文學功底。因撰寫《醜 ...

原標題:“蛇的傳人”遭痛批 張一一作《蛇賦》用典18處

中華人文始祖女媧伏羲被指均是“人面蛇身”

隨著2013癸巳蛇年的到來,近日湖南籍作家張一一率先提出的“中華民族是蛇的傳人”的觀點一度遭到不少網友和專家學者的痛批,而在蛇年到來之際,張一一近日作《蛇賦》賀歲蛇年並以自嘲,該篇賦文一韻到底,朗朗上口,用典18處,被認為頗具古典文學功底。

因撰寫《醜陋的湖南人》、《醜陋的北京人》等“醜陋地理志”系列文章罵遍全國各省,質疑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低級語法錯誤”、“穿燕尾服領獎”並“打賭裸奔”引發網絡熱議的青年作家張一一一直以來頗受社會各界爭議,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中國古典文學的積極實踐者和傳播者,張一一近年來身體力行相繼創作了《兔賦》、《龍賦》、《黨賦》、《國賦》、《光棍賦》、《中國旅游賦》等古典文學作品繼承和弘揚中國古典文學,被認為是“當代80後、90後中真正熱愛並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青年代表之一”。

張一一表示,近代以來,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中國古典文學遭遇了不小的衝擊,西方的創作理念和方法逐漸占據我國文學的主流,但自從新世紀以來,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關注中國古典文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國的古典文學是修身的文學,是真正體現人的性靈,人的價值,人的尊嚴的文學,今人站在比古人更高的基點之上,少了古人的不少思想局限,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愛好者和積極捍衛者,雖然我的文學功底還很淺薄,但我願為弘揚中國古典文學奉獻出更多的綿薄之力。”

蛇賦

張一一

從蟲從它,惟善擺尾游行;無手無足,幸賴體膚有鱗。人面蛇身,蓋伏羲女蝸故事;龍出於蛇,拜華夏民族圖騰。鼠牛虎兔龍蛇,十二生肖居第六;馬羊猴雞狗豬,萬千禽獸竟無朋。門內有蟲,東南常以蛇奉;看家護院,百姓尊為家神。

有蛇自泉宮而出,左丘明寓魯公之郁悶;從流石蛇行而上,徐霞客游黃山之心情。斬白蛇而起義,漢高祖忽悠有術;遇靈蛇而吐信,洪太尉試探心誠。不忿苛政猛於虎,柳河東作《捕蛇者說》;堪嘆人亡物猶在,高蘭墅續蛇影杯弓。楚舍人畫蛇添足,正是那多此一舉;唐和尚筆走龍蛇,真可謂名動三秦。悟空祈雨,石猴要壓地頭蛇;仕林祭塔,白蛇終見天日中。打草驚蛇,三十六計攻戰計;蛇神牛鬼,古今中外各不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字長蛇陣,羅成戰楊林。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蛇雀銜珠環,有恩必報恩。

壬辰既已逝,癸巳當降臨;龍掃霧霾去,蛇來楊柳青。人生三萬日,歲月不留情;君子休笑我,號稱蛇傳人。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