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過年,每個人都津津樂道,自己兒時的記憶,在話語裡翻新,在回眸中鮮活。有時會被回憶的溫暖所感動,有時會為當年的趣味而笑得前仰後合。然而我們自以為豐富的春節體驗,其實只是某一個角落裡的某一種春節過法,神州大地上,過年的精彩,遠比想像更豐富,遠比回憶更精彩。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假期,體驗別人的春節,等於也擁有了別人腦中精彩的回憶。
於是,出走,向著年味最濃的地方。
平遙:古城社火越千年

平遙
在一幢現代的摩天大樓裡點亮除夕的煙火,那算不上真正的年味。傳統的中國(攻略) 年,最好是有一個傳統的軀殼來承載。平遙,是不二之選,它保留著傳統城市建築的外殼,同時也傳承了千年的民俗。
春節期間走進平遙城,年味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明清大街上的“社火節”,一鬧就是整整一個月。人們在這裡掛上彩燈,搭起彩樓,裝飾彩車,舞起了龍和獅,拋了繡球抬花轎,扭完秧歌唱晉劇,好不熱鬧。熱鬧到處有,但這裡的每一分熱鬧,都把人帶到傳統生活中去,千年的場景,歷歷再現。
夜幕中的平遙,從北大街到拱極門,古城牆上每一處都掛滿了各式花燈,家家戶戶門前掛上了紅燈籠。
最有看頭的還是旺火。除夕夜,人家院子前,大煤塊壘成塔,外面貼上字條,多是寫著“旺氣衝天”。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煤塔被點起來,火苗從煤塊的間隙呼呼地往外冒,就像沿街密密麻麻排列著一座座小火山,寒意盡去,街景壯美。
北京:巍巍皇城看廟會

北京角樓雪景。
但凡與文化有關的旅游主題,都繞不過北京。年味兒也一樣,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足以讓這座古都躋身三甲。
胡同兩個字擺在那,就是一種味道。平日裡人潮湧動的都市,春節裡終於有了幾日清靜,長城、故宮、北海(機票) 、頤和園、圓明園、天壇、玉淵潭、 天安門廣場(攻略) ……人都不多,最適合細細品味。氣溫足夠低的話,北海、什剎海和昆明湖裡的水都凍上了厚厚的一層冰,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有的一家大小穿起冰刀,其樂融融地畫出優美曲線。
北京的廟會,最能展現濃郁年味。地壇、龍潭、白雲觀、大觀園、廠甸、石景山、東岳廟、蓮花池……幾十個廟會,放大著春節的歡樂與喜慶。各種傳統小吃琳琅滿目,民間曲藝雜耍無奇不有,糖畫、泥人、兔兒爺,平時難得一見的老北京孩子們的玩具,一一呈現眼前。哪怕最不愛趕熱鬧的人,至少也得買上一串兒冰糖葫蘆,吃出生活裡酸中帶甜的滋味。
冬日的蒼涼蕭瑟,搭配上古建築的滄桑韻味,就像在空氣中醞釀著一壇陳年的老酒。
哈爾濱:晶瑩璀璨冰雪國

哈爾濱雪景。
南方人一般都有對冰天雪地的向往情愫,在心底悄然展開無窮想像。想要一慰仰渴之思,就在過年期間去哈爾濱吧。
過年可以趕上哈爾濱冰雪節,兆麟公園的冰燈藝術會、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造就了一個童話般的冰雪國度,晶瑩、玲瓏、璀璨,給人無窮回味。
倘若趕上大雪天氣,那更是妙不可言,聖索菲亞教堂、尼古拉教堂、俄羅斯木屋、哥特式樓宇、中央大街……新鮮、神秘、典雅、古樸的異域風情建築,在白雪飄飛之中,風情難訴。
河水都封凍了,松花江開闊的江面,成了天然的溜冰常東北村莊燈籠高掛,熱騰騰的餃子在鍋裡翻滾,四處銀裝素裹,滑雪、堆雪人、打雪仗都是平常的事,體驗一下狗拉雪橇、馬拉爬犁,或者在冰面上開一個洞,蹲在冰窟窿旁邊釣魚,歡樂深深刻印心頭。冰冷的夜,幾處煙花騰起,喜慶在空中開花。
烏鎮:長街盛宴江南春

烏鎮小橋流水。
夜色降臨之際,撐著烏篷船,穿越幾條彎彎的河道,趕到戲台子前看社戲,魯迅先生的描繪,在我們心頭深深埋下了江南小生活的溫暖種子。
作為江南水鄉的代表,烏鎮的年俗正在逐漸復活,看社戲、猜燈謎、搗年糕,一個個消逝的傳統在節日裡重現。黑瓦白牆配以火紅的燈籠,清冷的冬日裡小鎮上一片溫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長街宴。初一至初七,長達十余裡的西柵老街上,家家戶戶都把灶台支到了街上,開足火力烹制美味佳肴,羊肉的香味,在空氣中最是濃郁。紅燒羊肉、三白酒和土釀的米酒,任意落座在一張桌子前,都不可或缺。只需一張門票,就可以在綿延的長街上,與素不相識的人們對面而坐,開懷暢飲。微醺之際,尚有思念縈懷,酩酊之時,哪管身在何方。
烏鎮的年俗中還有“走十橋”一項,十分有趣。水鄉橋多,在過年期間,自己走過十座橋,其中必須沒有一步回頭路。據說這項活動寓意吉祥安康,游客聞之,都會欣然加入。
成都:桃花林裡一壺茶

成都桃花開。
成都人以擅長享受生活聞名,無論在任何時候,無論有什麼樣的物質條件,都要尋找最安閑自在的生活感覺。
龍泉山,是成都春節裡最熱鬧的地方,那裡有35萬畝桃林,開得遍地錦繡,幾百萬人擁到這裡,坐在桃花樹下,用各種可能的方式享受人間清福。最平常的是打麻將,在清雅的桃花叢中從事這種最俗氣的游戲,外人看來奇哉怪也,成都人則沉醉其中。不打麻將的,或在桃樹下打盹兒,或坐著聽川劇的腔調,對周圍一切不管不顧。
喝茶是最風雅的事情。千樹萬樹桃花開,擺出一張小茶幾,三兩友人,一道清茶,流連不知歸期。
龍泉山腳有一古鎮,名曰洛帶,鎮上住著兩萬多客家居民,被稱為西部客家第一鎮。鎮上以清代建築為主,會館尤多。臨街而望,古鎮街景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