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太空圖

天文

導讀1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刊登了過去一周美國宇航局等機構發布的最新太空圖片,其中包括:多彩太陽、火星冰、水星米開朗基羅盆地特寫等。 太陽其實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簡單,科學家們知道它的本質。科學家們在地面上以及太空中裝備了最先進的望遠鏡,可以從至少十種不同的光波波長來觀測太陽。本圖於1月22日由美國宇航局發布 ...

1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刊登了過去一周美國宇航局等機構發布的最新太空圖片,其中包括:多彩太陽、火星冰、水星米開朗基羅盆地特寫等。

太陽其實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簡單,科學家們知道它的本質。科學家們在地面上以及太空中裝備了最先進的望遠鏡,可以從至少十種不同的光波波長來觀測太陽。本圖於1月22日由美國宇航局發布,圖片顯示的是通過不同波長所觀測到的太陽,各種觀測結果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太陽。通過這種觀測太陽的方法,科學家們可以監測太陽的表面和大氣,掌握太陽的活動規律。太陽活動會形成太空氣候,從而會影響衛星通信和電子設備以及形成壯觀的極光。太陽的表面含有的物質,在溫度超過5700攝氏度時,可以發出黃綠色光芒;原子在630萬攝氏度時,會發出紫外線。科學家們就是利用這種原理觀測太陽耀斑。

美國宇航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於1月24日發布的一幅圖片顯示,在火星北極一個季節性冰帽上,黑色的沙呈條狀散開。不同於地球冰帽,火星上的冰帽由冰凍的二氧化碳構成,有些類似於干冰。當陽光照射到火星冰上時,會溫暖沙子,與沙塵直接接觸的冰會有升華現像,即從固體冰直接變成氣體。當這種氣體找到噴發的出口時,就會吹動火星表面的沙塵隨之移動。

太空邊緣的這種發光雲叫做極地中氣層雲或夜光雲。夜光雲形成於海拔76千米到85千米的大氣層中,它們主要出現於春末初夏,在南北半球都有可能形成。當太陽落到地平線之下時,地面一片漆黑,但太空中的雲層卻能夠獲得足夠的照明,此時夜光雲得到一種藍色光芒。在藍色層的底部的橙黃色光帶則是同溫層。本圖發布於1月21日,由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在飛過太平洋上空時拍攝。

這幅發布於1月24日的水星近距離特寫照片顯示了水星米開朗基羅盆地,該盆地位於水星南極地區。本圖由美國宇航局“信使”號太空船拍攝,“信使”號是首艘環繞這顆最內層行星飛行的太空船。由於水星沒有大氣層,因此那裡沒有風力會侵蝕水星表面眾多的隕石坑。

美國宇航局“Aqua”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於1月15日拍攝到這幅美國和加拿大西海岸東太平洋上空的雲層圖。在圖片中部,在蓬松的雲層中間出現的交叉、雜亂的軌跡就像是醉酒的蝸牛留下的痕跡,這種痕跡其實是輪船軌跡。當大氣中的水汽凝結於輪船排放的氣體中的小顆粒上時,就會形成這種人造雲層。(彬彬)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