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圖片為資料圖片
比利時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液晶屏隱形眼鏡。比利時根特大學的耶勒德斯梅特說,他們在隱形眼鏡上集成一個顯示器,使它能夠實時反映周邊環境的分析信息。比如你在逛街或旅游時,隱形眼鏡可通過正常視野之上的一個電子圖層,隨時顯示相關信息。
德斯梅特說:“我們找到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夠被彎曲成球面,並可設置凹槽填灌液晶。通過給液晶部分提供能量使它們重組變換位置,光穿透鏡片,鏡片有的部分吸收光線多,有的地方吸收得少,我們就看到了顯示畫面。”
由於圖像距眼球過近無法聚焦,這項技術目前還無法使用。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有望在醫學上用於治療虹膜缺陷,在生活中將個人作為獨立“網關”接入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革新。
納米尺度晶體管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出由氧化鉬晶體制成的新型二維納米材料,有可能給電子工業帶來革命。
新研制的材料厚度僅有11納米,由於具有間隙,電子在新材料內部極少因遇到“路障”而散射,能以極高的速度流暢地運動。利用這種新材料可研制出更孝數據傳輸速度更快的電子元件和產品,例如性能與台式電腦相當的平板電腦。
科學家說,他們是從石墨烯中得到啟發,將氧化鉬制成類似石墨烯的薄片後,既支持電子高速運動,其半導體特性又適合制造晶體管。研究小組已經用新材料制造出納米尺度的晶體管。他們預計,如果被電子工業所接受,氧化鉬有可能在5年到7年內成為電子產品的標准材料。
棉花軟糖凝膠

據新華社圖片為資料圖片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說,他們開發出了名為“棉花軟糖凝膠”的新材料,這種材料呈白色,像棉花軟糖一樣柔軟又富有彈性,擁有大量直徑20微米至30微米的孔洞,能耐零下130攝氏度的低溫及3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可用於液體或氣體的高速分離,如回收泄漏的原油等。
京都大學的研究小組使用硅醇鹽、表面活性劑和乙酸水溶液等常用工業原料混合成溶液,在80攝氏度的條件下放置3小時至4小時,溶液中的分子就連接在一起並凝固,形成了新材料。
棉花軟糖凝膠的表面排斥水分,但是孔洞能夠吸附油脂,僅需數秒至數十秒就可以分離水和油。像擠海綿一樣擠壓這種凝膠,就能回收其吸附的油脂。這種凝膠還能夠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