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1年的《Jeopardy!》競賽中,肯-詹寧斯和布拉德-拉特對陣IBM的智能電腦Watson AI。由於這台電腦不停說髒話,它的負責人只得被迫把一部分內容從它的內存裡刪除掉

《城市字典》的主頁。該網站是通俗語言知識庫,包括很多獨創的褻瀆語言、侮辱性詞彙和其他不文明用語
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阻止超級電腦“沃森”說髒話,IBM只得移除它硬驅裡的一些內容。
美國著名電視問答游戲《Jeopardy!》的獲勝者“沃森”成功擊敗這個電視節目的人類參賽者,然而它在記憶了《城市字典》上的內容後,竟無法分辨哪些是得體用語,哪些是不文明用語,頻頻爆粗口,它的主人只得被迫刪除這些不當詞彙。該網站是一個英語俚語知識庫,難免會包含一系列不適用於文明用語的褻瀆語言和侮辱性詞彙。“沃森”是一個智能電腦系統,能夠回答用自然語言提出的問題,它是被特意研制出來回答電視智力競賽節目《Jeopardy!》的問題的。2011年它參加這項賽事,擊敗先前的兩名獲勝者,輕輕松松把100萬美元獎金帶回家。
為了這項競賽,“沃森”獲取2億頁內容,其中包括維基百科的所有條目,但是它在回答問題時並未與網絡連接。IBM負責這台電腦的研究學家埃裡克-布朗為了讓“沃森”與人之間的交流顯得更自然,他把《城市字典》的內容教給這台電腦。這是為了讓“沃森”擁有通過所謂的圖靈測試所必須的知識,這種檢測方式主要通過查看一台電腦是否能夠繼續進行自然聲音的閑聊,評估它是否真的會“思考”。雖然“沃森”非常貪婪地接收了人們為它提供的所有知識,但是45歲的布朗發現,這個微型機“學生”很難理解人類交流中的微妙含義。它開始向人類研究人員頻頻爆出粗口的回應後,他們決定終止教授“沃森”俚語的嘗試。
布朗的科研組必須從“沃森”硬驅裡刪除《城市字典》的內容,並研制一款語言過濾器,以防它再次爆粗口。這次失敗的試驗似乎支持了美國分析哲學家約翰-塞爾提出的雖然“沃森”具有驚人能力,但事實上它不會思考的觀點。根據他的“中文屋”思想實驗,塞爾認為“沃森”與其他電腦一樣,它只能處理文字符號,並不能真正理解它們的含義。1980年塞爾首次進行“中文屋”思想實驗,這項試驗假設有一款電腦程序讓電腦具備了通過書面漢語進行智能交流的能力。如果該程序的處理過程是由只會說英語的某人手動進行,從理論上來說,這個人也將能夠通過書面漢語繼續交流。然而,這個說英語的人並不能理解他們交談的內容,這就如同一台執行該程序的電腦只能根據預定指令做出回答,但是並不理解問題的真正含義一樣。(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