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動物鱗片之美:鮮艷蛇鱗啟發早期藝術

生物

導讀提起“鱗片”,我們腦海裡常常想到的是覆蓋著黏液,在地上或爬行或蠕動的蜥蜴、蛇等動物,從另一個角度看,爬行動物的鱗片也是美觀精致的。有人認為正是蛇那鮮艷的鱗片啟發了早期藝術,這從伊斯蘭的鑲嵌畫中就可見一斑。無論是對稱的樣式還是大膽的色彩,都是那麼令人嘆為觀止。有山峰,有窪地,有溝壑,鱷魚的鱗片表面看起來簡直就像是月球表面。與蛇和蜥蜴 ...

提起“鱗片”,我們腦海裡常常想到的是覆蓋著黏液,在地上或爬行或蠕動的蜥蜴、蛇等動物,從另一個角度看,爬行動物的鱗片也是美觀精致的。有人認為正是蛇那鮮艷的鱗片啟發了早期藝術,這從伊斯蘭的鑲嵌畫中就可見一斑。無論是對稱的樣式還是大膽的色彩,都是那麼令人嘆為觀止。
有山峰,有窪地,有溝壑,鱷魚的鱗片表面看起來簡直就像是月球表面。與蛇和蜥蜴不同,鱷魚外表皮上的鱗片更厚,並且沒有重疊,這為鱷魚提供了近乎可以稱為“鱗甲”的防護效果。
鱗片由角蛋白組成,這也是構成我們的指甲、頭發的物質。在動物世界裡,鱗片是爬行類和魚類與其他動物的關鍵區別。鳥類的腳上也長有鱗片,但對它們來說,這算是最不明顯的特征了吧。
蛇類和蜥蜴的鱗片具有多種多樣的形狀,有的是瘤狀結節,有的是片狀折疊,但大多都具有驚人的對稱性,就像我們在這些圖裡所看到的。同一個動物身上的鱗片也可能有不同的形狀,例如這條白化蟒蛇身上的菱形鱗片。
蛇的鱗片不僅起著保護作用,還能保持水分,並且可以幫助爬行。特別是蛇腹部的鱗片,在前進的時候能抓緊物體表面。圖中是玉米錦蛇的鱗片,每一片都像是有人在上面點了一對小眼睛。
蛇類和蜥蜴都有蛻皮的現像。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要換掉“穿破”的老皮膚;二是為了擺脫難纏的寄生蟲如螨和蜱等。成年的蛇一般一年進行一到兩次蛻皮,而正在長身體的幼年個體則頻繁得多,有的甚至一年要蛻四次。
粉藍色加上類似鐵鏽的橙色,這樣的搭配如果用在衣服上將十分難看,但在大壁虎的身上看起來就很協調。壁虎也會蛻皮,而且通常在蛻皮之後,它會吃掉自己蛻下的老皮。

精選文章: 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