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香樟資料 郁斐 制圖

上海綠化指導站的工作人員現場丈量古樹胸圍。 早報記者 張新燕 圖
百年老樹資料
羅漢松 胸圍1.9米,冠徑東西8米,南北7.5米
廣玉蘭 胸圍2.5米,冠徑東西16米,南北15米
白玉蘭 胸圍1.5米,冠徑東西8米,南北9米
早報記者 余夢
身高19米,胸圍5.9米,冠徑南北長27米、東西長30米,這棵崇明原上海第三十五棉紡廠內的香樟樹有著傲人的“體檢表”,據初步估計,它的年齡已經超過500歲,至少在胸圍上創下上海香樟之最。
崇明縣園林管理署書記楊悅凡介紹說,古香樟周邊還有三棵“准”古樹,分別是廣玉蘭、白玉蘭、羅漢松,初步估計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目前正在做這四棵“准”古樹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將申報上海市古樹名木。上海市綠化指導站古樹科的有關負責人指出,這是近五年來,上海首次發現古樹相對集中的區域。
香樟冠徑最大獨木成林
香樟樹四季常綠,在上海的街頭巷尾並不少見,而這棵500年香樟樹可謂是獨木成林。已經關閉五年的上棉三十五廠有些破敗,穿過幾處走廊,在中間廠房的屋頂上,最先看到的就是“香樟王”的樹冠,圓滿的綠色樹冠在屋頂上方高高地散開,走近看,在一間小房後,樹干粗壯,另有幾根碗口粗的分枝向上生長。
“這棵香樟樹基本沒有樹洞,也沒發現病蟲害,生長態勢良好,是一棵長勢不錯的香樟。”上海市綠化指導站的古樹專家說。工作人員拿出測量工具,再次對香樟的胸圍進行測量,達到5.9米。而目前在冊的香樟古樹中,最年長的是松江香樟苑內的一棵香樟,樹齡400年,胸圍為4.05米。因此,崇明的這棵香樟樹徑及冠幅創下了上海之最。
上海市綠化指導站的古樹專家說,采取植物生長錐的方式測樹齡,會在樹身上面打幾個洞,會對樹木有損傷。因此,暫時不考慮這種儀器方式,不過,單純從這棵樹的胸圍看,應該是超過之前在松江發現的400歲香樟。
百歲玉蘭現已滿樹花芽
為了考證這棵香樟樹,崇明縣園林管理署查找了所在地的相關歷史資料,根據資料顯示,上棉三十五廠的前身是大通、富安紗廠,曾經是崇明最大的工業企業,大通紗廠由崇明縣的民族資本家杜少如與上海營造商姚錫舟於1919年合辦。經過數次合並劃歸,1966年改名為上海第三十五棉紡廠。
馬一鳴是上棉三十五廠的老職工,1981年進廠,在棉紡廠內工作二十余年。馬一鳴說,在上世紀80年代,棉紡廠是崇明縣內最大的企業,那時崇明縣內沒有什麼公園,而棉紡廠內的綠化是當時最好的,香樟樹所在的地方是原來的輔料車間,所有的廠房都是繞樹而建,幼兒園也就建在附近。不過,當年的棉紡廠對外界相對封閉,因此,很少有人了解樹木情況。
楊悅凡介紹說,在最近崇明50年大樹的普查中,發現了這棵香樟樹,同時還發現了另外三棵“准”古樹,樹齡估計都在百年以上,且生長態勢都很好。
據了解,此次在崇明發現的白玉蘭也十分罕見,作為上海的市花,白玉蘭在各類綠地中均大量種植,但目前申城在冊的古樹名木僅有兩株,最年長的為青浦區陳雲故居內的一株,估算年齡為100年。而在崇明縣發現的這白玉蘭大樹無論在胸徑、冠徑的數值還是分枝數量上均屬罕見。根據現在的滿樹花芽,可以預見在今年春季滿樹白花競相開放的景像。
上海市綠化指導站古樹科專家表示,不管這批准古樹所在地塊要用作何種用途,在開發建設時都要規避。據了解,上海市古樹名木每五年進行一次每木調查,總結梳理5年來古樹名木的變化情況,從2010年每木調查情況顯示,上海市的古樹名木已經由1566株增加到1577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