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的棉花堡本叫帕慕克卡萊(Pamukkale),位於土耳其西南部,因其滿山被潔白的礦物質覆蓋形似鋪滿棉花的城堡,被形像地稱為棉花堡。在土耳其語中,pamuk和kale意為棉花、城堡。埃及艷後曾經在這裡泡過溫泉,文獻史書上甚至記載著第一個到當地泡溫泉的人竟然就是拜占庭帝國的伊琳娜女皇(Irene)。而現在成了世界各地游客們的露天溫泉浸泡地。

對於有著豐厚旅游“資本”的土耳其來說,如果伊斯坦布爾是歐亞文化差異碰撞出的完美城邦,那麼棉花堡就是偏愛土耳其的造物主賜予這裡的傑作。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曾把棉花堡評為“一生不得不去的50個全球奇景之一”。

對於棉花堡的形成,土耳其文化中有這樣的傳說:牧羊人安迪·密恩為和月神瑟莉妮幽會,忘記擠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橫流,覆蓋了整座丘陵,形成棉花堡。實際上,這裡獨特的地貌是因豐富的地下溫泉從山頂湧出,泉水中含有大量碳酸鈣,和氧氣接觸後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剩下的碳酸鈣沉澱物呈膠狀,經年累月形成覆蓋整座山坡的白色碳酸鈣結晶。

整座棉花堡公園早上8時正式開門,游客購票入園准備上山時都要脫鞋赤腳,這樣一來可以保護偏軟的鈣化層,二來也可以保證水質的清潔。換上泳衣“游走”上山的過程中,踩著或光滑舒腳或嶙峋硌腳的鈣化物地面,既可細細端詳一團團一片片的“棉花”,更可投身梯田般的水池來個礦物泥spa。但有一點特別要注意,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因為整個山坡都被碳酸鈣沉積物覆蓋,徒步過程中完全沒有植被遮蔽。而眾所周知的是,白色是反光率最高的顏色,因此,游客基本就是踩在一面大鏡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