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長角苗:頭頂月亮 在葬禮上找對像(圖)

人文地理

導讀 長角苗族是一支隱居在貴州深山中的苗族支系,他們幾百年來與世隔絕,直到挪威(攻略) 人約翰·傑斯特龍無意間的邂逅,才使這群“頭頂月亮”,有“殿下氣派”的人首次進入外界視野。而在這個群落裡流傳了百年的風俗,也很是讓世人驚嘆:老人在鼓聲中走向人生的終點,小伙子在“跳花潮上初戀,姑娘在葬禮上尋找對像…… 長角苗,奇特的發飾 在貴州省六枝特區和 ...

長角苗族是一支隱居在貴州深山中的苗族支系,他們幾百年來與世隔絕,直到挪威(攻略) 人約翰·傑斯特龍無意間的邂逅,才使這群“頭頂月亮”,有“殿下氣派”的人首次進入外界視野。而在這個群落裡流傳了百年的風俗,也很是讓世人驚嘆:老人在鼓聲中走向人生的終點,小伙子在“跳花潮上初戀,姑娘在葬禮上尋找對像……

長角苗,奇特的發飾

在貴州省六枝特區和織金縣交界的崇山峻嶺中,居住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長角苗族。這一苗族分支僅有4000余人,常年隱居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過著神秘而古老的部落式生活。

他們擁有豐富奇特的婚喪嫁娶習俗、別具風格的音樂舞蹈藝術。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他們一直與世隔絕,直到9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約翰·傑斯特龍的挪威博物館專家,無意間闖入到他們居住的仙境般的地方,才逐漸揭開了這個族群的神秘面紗,使長角苗的歷史文明得以初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將祖先戴在頭上

在長角苗的寨子裡,女人是最奇特的風景——因為她們腦後都戴有一只兩頭尖尖上翹的巨大發簪,簪上裹著麻線和真人頭發混合而成的假發,重達2~4公斤,放眼望去,就像頂著一輪彎月。

雖然頭上頂著如此沉重的“月亮”,但這裡的女子行走起來全都是昂首挺胸、輕盈靈動。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初來此地的挪威博物館專家傑斯特龍,看到她們如此雍容華貴、端莊自信的儀態,驚嘆地稱贊說:“完全是殿下的氣派”。

需要在她人的幫助下,才能完成

關於戴簪子這個風俗,要從長角苗的起源說起。相傳在歷史上,苗族幾經戰亂之後,其中的一支苗族避難來到貴州中部的深山密林,以狩獵為生,休養生息。後來,因為山中野獸多,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就在頭發中扎上牛角狀的木梳,再用麻線、毛線以及逝去的先人的長發盤結成碩大的發髻,偽裝成有“牛角”的“神人”,以此來嚇唬野獸。

有學者研究後發現,這種發飾也是長角苗“牛崇拜”的圖騰證明。在當地人看來,牛是具有神性的動物,以牛角作為裝飾是最原始的圖騰崇拜。他們認為發髻越大則越美,而部族名稱“長角苗”,也由此得名。

他們生活在貴州山區

實際上,這些發髻還包含著後輩對祖先的追溯和紀念。現今,她們戴的頭飾假發中,全都含有包括母親、外婆、祖母乃至曾祖母等家族女性的發絲,可以說,一個長角頭飾往往就是數代女性的頭發結合。盡管其他的許多苗族支系也有盤發的習慣,但“將祖先戴在頭頂”,卻是長角苗和其他苗族支系最大的區別所在。長角苗認為:通過青絲的纏繞,幾代祖孫的命運和靈魂就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那些祖先的記憶與優秀品格,後人也會隨之繼承和發揚廣大……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