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古冰川,一個從名字中就能感受到無比神聖的地方,這個位於四川阿壩黑水縣境內的億年冰川,就像一位深居閨閣的姑娘,直到1992年日本科學家才通過衛星發現了它。最早了解達古冰川,源於網上發現的一個“冰川守望者”活動。曾經覺得它是那麼遙遠,又是那麼神秘,無數次地幻想著有一天能夠走進這片藍色星球上最聖潔的地方,去守望它、親近它、了解它。

達古冰川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初冬,我來了,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處,天是那麼的藍,視野是那麼的開闊,金色的陽光照射在連綿的雪峰之上。它美到了極致,那一刻,天上人間。這片沐浴在冬日暖陽下聖潔的雪域,我只願靜靜地守望著。
達古冰川位於黑水縣蘆花鎮三達古村境內的達古雪山上,海拔3800-5100米處,離縣城30余公裡,景區面積達119平方公裡。
踏上淨地之旅的第一站是映秀,地震後的映秀真的很漂亮。一座座藏羌風格的建築,就像一棟棟小別墅,綠化很好,色彩搭配協調且有特色。雖然震後到現在已經來過好幾次,但
是這次看到的映秀是最漂亮的。沿著國道一直往汶川方向進發,道路兩旁的山脈還看得到當年地震、泥石流滑坡的跡像。沿途進山旅行的車隊不少,從山裡出來的軍車排成長長的隊伍,仔細看每輛車擋風玻璃上貼的序號,一個車隊至少有120輛車。整整齊齊的綠色軍車從對面開過,氣勢非凡。
我們是沿著岷江逆流而上,越往山裡走,越能感覺到整條山路仿佛只有自己的車在穿行,天藍,雲白,空氣清冽到甘甜。
在黑水縣東大門,有一個典型的藏羌文化交融地“色爾古藏寨”,色爾古藏語的意思是“盛產黃金的地方”。黃金沒看到,入眼的是用石頭堆砌的一座座古堡。奇怪的是寨子是空空的,門都緊鎖著,一個賣花椒的老奶奶叮囑我們不要亂竄,小心迷路。但我們還是沿著一條小路閑逛了一會。只見七折八拐的小巷,把幾十戶人家連接起來,一個老大爺說這些房屋是沿著地下水的流向而建造,涼爽異常,風水通天。而我們覺得這樣的住所很環保,很健康。
第二天上午10點購買門票後進入景區,正式開始了冰川之旅。從大門到索道站大概有30公裡的山路,須乘坐景區巴士。沒過多久就到了第一個景點“金猴湖”,一下車我們就被這裡的景色驚呆了,忙著下車哢嚓哢嚓的按著快門,一個個的擺起POSE。藍天,白雲,雪山,綠蔥蔥的山脈,星星點點的彩葉,平靜的湖面,湖中倒影,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美得令人窒息。
就這樣一路前進,路線是下達古-中達古-紅軍橋-上達古-神牛湖-達古湖-朝聖之路,一路來到下索道站,有10免2的票價優惠,8人一個車廂,這個索道是世界最高的冰川索道,一路滑下,對索道建設者充滿無限欽佩之情。

雪域風景
所到之處,眺望延綿起伏的山峰,有雪山,有青峰,交相輝映。到達頂峰,遠遠看到平台上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海拔4860米”。平台上360度都是景色,不管是天,地,都是無法形容的聖潔、平靜、安寧。腳下的雪已經被踩成冰了,我們找了一處相對松軟的地方,把潔白的雪拋向空中;在雪地上寫上我們的名字,歡快地彈著吉他唱歌……
達古雪山山頂終年積雪,氣勢磅礡,山峰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燦燦,十分壯觀。雪山的北坡和南坡發育有厚60-200米的現代山地冰川,其中最為壯觀的三截冰川,即1、2、3號冰川,面積約8.25平方公裡,形成億年,是整個景區的靈魂所在。冰川景區內環境保護良好,資源組合完整,既有現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鵑林和星羅棋布的草甸,而且景區內野生動物的可視率極高,常常會給游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景區內,冰川、雪峰、彩林、藏情、湖泊等資源豐富。春觀山花、夏賞冰、秋品紅葉、冬撫雪。走近遠古、探古溯源,“達古冰川”因此得名。第四紀冰河最盛之時,達古冰川是一處大型平頂冰帽冰川。景區內共有13條冰川,冰川分布區210平方公裡,核心面積119平方公裡,冰面積6.04平方公裡。景區內生物多樣性完整,垂直分布明顯,有野生植物1000余種;野生動物153種,川金絲猴、羚羊、盤羊數10余種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多、數量大、野外可視率高。達古冰川洋溢著歷史的沉澱,展現出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畫卷。冰川、碉樓、雪峰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咂酒文化、鎧甲舞、多聲部民歌與宗教信仰源遠流長,藏、羌民族服飾耀眼奪目。景區內有昌德雪山、達古雪山,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的一年零兩個月中,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四方面軍近9萬人,翻越兩座大雪山後,在毛兒蓋召開了歷史上著名的“毛兒蓋會議”。
達古冰川距成都270多公裡,距阿壩州紅原機場80公裡。東邊和南邊與九寨溝、黃龍、臥龍大熊貓棲息地三處世界自然遺產遙相呼應,西邊和北邊與阿壩州藏羌文化走廊和阿若紅大草原相鄰。達古冰川與雅克夏森林公園、客龍溝、色爾古藏寨、奶子溝八十裡彩、三奧雪山珠聯璧合。(撰文/隋心 攝影/阿卓石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