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江:中國最後的“蝴蝶部落”

人文地理

導讀 獨龍江在雲南貢山縣,是滇西北最邊緣的一條江,江水清澈透亮,溜索、藤橋,雲霧纏繞,若隱若現。兩岸的岩縫石隙生長一百多種特有物種,廣袤的原始森林,為珍稀戴帽葉猴的棲息地,美麗的世外桃源也是五千獨龍族人的家園。 山坳中蓋起了嶄新的教堂,村民企盼牧師的洗禮﹔年年舉行的剽牛祭天儀式,原始古樸,激情豪放﹔素有“蝴蝶部落”之稱的紋面女,至今仍是個 ...

獨龍江在雲南貢山縣,是滇西北最邊緣的一條江,江水清澈透亮,溜索、藤橋,雲霧纏繞,若隱若現。兩岸的岩縫石隙生長一百多種特有物種,廣袤的原始森林,為珍稀戴帽葉猴的棲息地,美麗的世外桃源也是五千獨龍族人的家園。 山坳中蓋起了嶄新的教堂,村民企盼牧師的洗禮﹔年年舉行的剽牛祭天儀式,原始古樸,激情豪放﹔素有“蝴蝶部落”之稱的紋面女,至今仍是個謎……

獨龍江的村與村之間仍離不開馬幫的運輸 吳世平攝

目前獨龍族只剩下三十多位紋面女,最年輕的也是花甲之年 吳世平攝

獨龍江是獨龍族唯一的聚居地,約5千人,6個村民委員會(41個自然村),孔當村在江的中游,上游獻九當、龍元、迪政當靠近西藏察隅,寒冷干燥,以木壘房為主;下游巴坡、馬庫緊挨緬甸,潮濕多雨,幾乎全是竹篾房。

邂逅紋面女是上帝安排

紋面女的文字記錄很少,且言辭模糊,源流歷史難辨,有待專家學者考證發現,但這一神秘習俗到了上世紀的文化大革命,便畫上了句號。如今剩下三十多名紋面女,最年輕的也已花甲之年,大多散居於獨龍江險峻的山嶺之中,年邁體弱,很少出門。在教堂邂逅楊秀蓮,那是上帝的安排。楊秀蓮,75歲,個子矮小,不會講 普通話,幸好她兒子齊建武在旁邊翻譯。老太太告訴我︰從前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要紋面。紋面是父母送給女兒的成人禮,擺一桌筵席,請來紋面師,取植物葉瓣放在岩石平台上擊打,打出黏稠濃綠的漿汁,拿干樹皮在鐵鍋下燒,刮下熏黑的鍋灰放入漿汁中攪拌,用竹簽蘸鍋灰在女孩臉上繪出圖案,一行行刺出血,敷上鍋灰與植物拌成的黑汁,經過半個多月的排異反應,呈現墨綠色的斑點,形成永久性的紋面圖案伴隨一生。

在神的召喚下獨龍族村民們在山坳裡蓋起了嶄新的教堂 謝光輝攝

我問:不紋面行嗎?老人搖搖頭,顫巍巍地說:小時候父母常講,不紋面就會被陌生人搶去,小孩子聽了害怕,乖乖地都去紋面。即使如此,我還是認為,紋面是做父母的一廂情願——讓孩子更漂亮,完全出於獨龍人的審美觀考慮。畢竟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與當下年輕人刺青紋身的酷炫時尚如出一轍。只不過孩子年幼尚無認知,父母編出悚然的故事逼其就範,天長地久,成了苦口婆心的寓言。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