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發現火星古代環境或適宜生命存在(圖)

天文

導讀“機會號”還將繼續停留在Matijevic山,了解幾十億年前這些粘土是如何沉降下來的。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日科學家表示,美國宇航局機會號火星漫游車或可能發現某些火星環境曾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2004年1月1日著陸火星的“機會號”火星漫游車以及它的雙胞胎“勇氣號”火星漫游車目前在研究火星奮進隕石坑邊緣的粘土礦床。研究人員 ...


“機會號”還將繼續停留在Matijevic山,了解幾十億年前這些粘土是如何沉降下來的。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日科學家表示,美國宇航局機會號火星漫游車或可能發現某些火星環境曾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2004年1月1日著陸火星的“機會號”火星漫游車以及它的雙胞胎“勇氣號”火星漫游車目前在研究火星奮進隕石坑邊緣的粘土礦床。研究人員表示,對這些粘土的分析暗示著該地區很久以前存在相對中性的水,既不過酸也不過堿。

“這是我們首次研究古代火星上的環境條件,“機會號”目前所處的地區化學性質較為溫和,能夠支持生命的存在。”“機會號”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史蒂夫·斯奎爾斯(Steve Squyres)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年度秋季會議上這樣說道。

此外,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太空飛船也從軌道上觀測到火星粘土,導致漫游車項目小組的科學家立即安排一個高爾夫球車大小的機器人前往所在地點Matijevic山。

“從軌道上我們清楚的看到奮進隕石坑邊緣粘土的紅外光譜特征。”斯奎爾斯說道,“正是這個信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機會號”火星漫游車目前已經完成了Matijevic山的環航,這樣的“四處走走”是人類地質學家研究地貌的必修課。

“機會號”還將繼續停留在Matijevic山,盡量了解幾十億年前這些粘土是如何沉降下來的。這項工作涉及調查機會號曾在泥土基質中發現的神秘小球體,斯奎爾斯這樣說道。

“機會號”研究小組最初認為這個滾珠軸承大小的灰色球體類似於漫游車之前在火星其它地區發現的富含鐵的“藍莓”。然而最初的分析顯示事實並非如此,斯奎爾斯因此將其稱為“新莓”。目前科研人員仍然不知道新莓究竟是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我認為這項任務的重點之一便是了解這些新莓,這對於了解這些粘土是如何位於現在的位置,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目前“機會號”火星漫游車和“勇氣號”火星漫游車正在進行長達3個月的主要任務,尋找過去火星存在水活動的跡像。“勇氣號”與2010年與地球失去聯系,美國宇航局於2011年宣布“勇氣號”漫游車“死亡”。

但目前為止“好奇號”漫游車仍以非常良好的狀態運行著,盡管它也存在某些問題,例如機械手臂患有“關節炎”等。“現在每一天都是珍貴的,“好奇號”漫游車將繼續工作直到壽命終止那一天。”(編譯/嚴炎劉星)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