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自從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在2005年上映以來,企鵝已經在流行文化中占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從書和電影到衣服和家庭裝飾,這些不能飛的可愛大鳥幾乎能在任何地方發現。在整個南半球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帝企鵝身高4英尺是所有企鵝物種中最高的。生活在南極洲的這些大鳥通過潛水捕食魚類、磷蝦和甲殼綱動物,而且它能深入1755英尺的水下長達18分鐘。2011年6月一只帝企鵝被發現在新西蘭海岸吞食沙子,康復之後這只被稱為“快樂的大腳”的企鵝攜帶著一個追蹤裝置被釋放到了南極洋中。

阿德利企鵝是為了紀念一位探險家的妻子而命名的,它們居住在南極海岸而且能夠以高達45英裡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中游動。在眼睛周圍的獨特白環讓這種企鵝非常容易辨認。1911年探險家喬治-默裡-利維克觀察到阿德利企鵝的繁殖周期而且被它們的交配異常行為所震驚。根據利維克記載,它們存在同性戀行、性虐待和試圖與死去的企鵝交配等行為。專家稱這種行為是由於年輕企鵝缺乏交配經驗。

漢波德企鵝源自智利和秘魯而且在島嶼和岩石海岸上築巢。由於過度捕撈、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這種企鵝的數量正在下降,而且它們被認為是一種易受傷害的物種。在2011年漢波德企鵝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行動保護行列。2009年德國動物園的兩只雄性漢波德企鵝收養了一個被遺棄的蛋,在孵化之後這只小企鵝被視作它們自己的孩子撫養。

黃眼企鵝產自新西蘭,它們或許是所有存活的企鵝中最古老的物種,而且它們很長壽,一些企鵝年齡接近20歲。棲息地的破壞、捕食者的引入和疾病已經導致企鵝的數量跌落到大約4000只。2004年導致人類白喉的一種病菌殺死了奧塔哥半島60%的黃眼企鵝,這種企鵝處於瀕臨滅絕狀態。

頭下部的黑帶讓帽帶企鵝很容易辨認,就好像佩戴了一個頭盔一樣。它們被發現於南極洲、三明治群島和其它的南部群島,它們生活在貧瘠的海島上而且在冬天會聚集在冰山上。在2004年中央公園動物園的兩只雄性帽帶企鵝組建了一個家庭並且輪流嘗試“孵化”一塊石頭。後來管理員用一顆蛋替換了岩石而且它們孵化並且撫養了這只小企鵝。

這些企鵝原產自非洲南部而且是在歐洲大陸上繁殖的唯一企鵝物種。非洲企鵝也被稱作“驢企鵝”,因為它們會發出驢子一樣的聲音。這些物種處於瀕危狀態,只有不到26000對存活。多倫多動物園中的兩只非洲企鵝在2011年登上頭版,動物園管理員宣稱將這對雄性企鵝分開以希望它們與雌性進行交配。

王企鵝是第二大的企鵝物種而且能夠長到3英尺高。這種企鵝居住在南極洲,而且很好的適應了極端的居住條件。跟大多數企鵝一樣,王企鵝能夠飲用鹽水,因為它們的眼腺能夠過濾掉多余的鹽分。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中的一只王企鵝成為了挪威皇家警衛隊的吉祥物和名譽團長,在2008年經過挪威國王批准這只企鵝被授予爵位。

小企鵝是最小的企鵝物種,平均能長到13英寸長而且能夠在澳大利亞南部和新西蘭海岸發現它們的身影。這種企鵝的野生數量大約在35萬只到60萬只之間,雖然並非瀕危物種人們仍然不遺余力的保護這些企鵝避免滅絕。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地方,沼澤地牧羊犬已經被訓練來保護企鵝殖民地,而且在悉尼狙擊手已經被調配過來保護小企鵝免受狐狸和狗的襲擊。

馬可羅尼企鵝是六大冠屬企鵝之一,從亞南極到南極半島都能發現它們,目前存活有大約1800萬只。馬可羅尼企鵝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企鵝物種。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就有報道稱種群數量普遍減少,這就導致它們被劃分為易受傷害的物種。馬可羅尼企鵝已經被證實是一種流行的卡通角色而且出現在《馬達加斯企鵝》和《快樂的大腳》中。

這個企鵝物種能夠在加拉帕格斯群島的熱帶氣候中幸存的原因是因為秘魯寒流帶來的涼爽溫度。加拉帕戈斯企鵝是第三小的企鵝物種,它們特別易受到捕食者攻擊,種群數量大約在1500只左右,處於瀕危狀態。作為唯一發現於赤道北部的企鵝物種,所有的加拉帕戈斯企鵝都因為它們自己的努力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