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前如何選擇適合的保暖裝備

戶外

導讀 天氣漸漸涼了,保暖裝備又提上了很多朋友的購買日程。是買羽絨服呢,合成纖維填充,還是抓絨保暖,都是各有千秋,只是選擇最適合你自己的那個最好。 羽絨服Down Clothing 小編先於大家一起聊聊羽絨。冬季保暖的最強利器自然非羽絨服莫屬,但選購上需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編總結的幾點小秘笈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確定自己的訴求,需要在什麼環境下穿 (1)攀 ...

天氣漸漸涼了,保暖裝備又提上了很多朋友的購買日程。是買羽絨服呢,合成纖維填充,還是抓絨保暖,都是各有千秋,只是選擇最適合你自己的那個最好。

羽絨服Down Clothing

小編先於大家一起聊聊羽絨。冬季保暖的最強利器自然非羽絨服莫屬,但選購上需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編總結的幾點小秘笈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確定自己的訴求,需要在什麼環境下穿

(1)攀登8000米級的山峰和極地探險:最惡劣的環境當然也是最專業的需求,面料要求防水防風透氣,並且足夠的保暖。連體羽絨服是很好的選擇。

(2)攀登普通雪山:首先應該足夠的保暖,同時最好是長款。在結構上易采用立體盒狀結構的,面料要求防水防風透氣。也可以使用內膽式羽絨服在外層加衝鋒衣。

(3)長途旅行:一般在路上時間較長,所經過的環境也有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可能會出現在某些地方需要羽絨服御寒而某些地方可能穿T恤的情況。因此,對羽絨服的要求是體積孝重量輕,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壓縮放在背包很小的一個角落裡。

(4)短途山岳徒步:溫度不會太底,羽絨服一般僅在休息或營地使用較多,因此對羽絨服的要求也是體積孝重量輕,並且穿著舒適柔和。

(5)滑雪:適合滑雪用的羽絨服應該是透氣效果好,不能太厚,貼身設計防止風阻效應,面料耐磨強度高。

(6)城市越冬:對羽絨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穿著舒適、款型時尚大方。

(7)嚴寒地帶作業或旅游:在中國比如東北漠河地帶的冬季野外作業或旅游,要求羽絨服是長款、面料較耐磨、有較多的口袋放置隨身物品,最好帽沿有毛口防風

二、含絨量與充絨量:應選購適合自己需要的含絨量和充絨量。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充絨量會根據服裝目標設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含絨量(downcontent):含絨量是指羽絨裡面絨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明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占到20%。

3、蓬松度(fillpower):蓬松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占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占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松度為600。羽絨的蓬松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

三、回彈性:將蓬松的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後,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松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並感到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四、防鑽絨性能:羽絨制品面裡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拍一拍,發現鑽絨的羽絨制品肯定是劣品。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五、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羽絨服的面料、裡料、膽料的透氣性差,一是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不保暖。二是洗滌後不易曬干,以上二個因素都會使羽絨在受潮的條件下而不同程度的變質,散發臭味。

六、氣味:聞一聞,緊貼羽絨制品作深呼吸,聞一下裡面的氣味,避免選購味重刺鼻的商品,但由於是動物羽毛,有一定氣味是正常的。

七、輔料:一件羽絨服上,有不少輔料,如拉鏈、金屬扣等,是否美觀、光滑、松緊適宜。

選擇適合你的尺碼

尺碼大小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寬松的,有人喜歡貼身的。總體來說,如果是外穿型的登山羽絨服,需要相對寬松一點,裡面至少還要留下內衣和抓絨衣的厚度。而作為內膽的羽絨服,則相對要貼身一點。此外,要注意袖子的長度,不能太短,合適的長度是手臂垂直的時候袖口與指尖持平。

根據喜好和功能需求選擇羽絨服的顏色

戶外羽絨服的顏色,也是跟著時尚在逐漸的變化,但因為戶外運動的特殊性,與休閑羽絨服相比還是有特殊性的,更加傾向於鮮艷、色彩飽和度高的顏色。一般而言,對於用於攀登雪山的專業性較強的羽絨服,更加傾向於中黃和紅這兩個色系,在白色背景下更加醒目。而對於一些可用作內膽,用在周末山岳徒步或長途旅行或者城市戶外兩用的羽絨服,色彩的飽和度相對會低一點。一些黑灰系列的安全顏色也是不錯的選擇。


精選文章: 戶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