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衣主教,北美的主紅雀,傳它,是因為它是憤怒的小鳥的原型。

潮蟲

一只正在裝死的雌性Duliticola屬紅螢……你找得到她的頭嗎?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腊島產的Paracycnotrachelus屬的像鼻蟲——別的像鼻蟲都是頭的前端伸長,這個長出一個誇張的長脖子。

勃氏新熱鳚,Neoclinus blanchardi,是鱸形目旗鳚的一種魚。它的嘴可以像某些電影裡的吸血鬼一樣,張得特別大。這種魚的雄性在爭奪地盤的時候,會接吻一樣互相比嘴,誰的嘴大誰就贏了。他們分布在北美的太平洋沿岸。

一種新發現的馬陸,來自哥斯達黎加,白點是馬陸的小朋友。

很著名的投網蜘蛛,網織在自己的腿上,織得很有彈性,連著幾根絲到地上,一旦小蟲碰到,它就把網撒下去。

戴巫毒面具的盲蛛!Vonones cf ornata,產於巴拿馬。

最奇怪的角蟬之一,Sphongophorus (Cladonota) ballista,前後兩個角,都是胸部的延伸,頭和腹蜷縮在胸下——來自中美巴拿馬。

每一個藍色的小珠子都是這枚扇貝的一只眼睛。

深海產須枝鮟鱇嬰兒,那個氣泡是它的卵黃膜。大卵黃是深海魚的繁殖策略之一。

不知道這只蠟蟬若蟲屁股上的光纖是干什麼用的。

銀板蛛,肚子上貼了很多硬幣。

這是石鱉,軟體動物門多板綱。與蝸牛海螺蛤蜊這樣的常見軟體動物不一樣,它有多達八塊貝殼。

一只黃蜂,細腰亞目冠蜂總科(Stephanidae) 在樹皮下產卵,舉得那麼高的是腹部,那麼長的一根針是產卵器,相當於蜇人的毒針。

幾條七鰓鰻。七鰓鰻的分類相當有爭議,甚至不能確定它是否應當作為魚。

雙角犀鳥,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頭上那個是巨大的盔突,是喙的一部分,鼻孔在盔突下面。

雕齒獸,犰狳的近親,在人類到達美洲以後被吃光——它們的背甲可以用來蓋房子。

胴甲魚目(Antiarchi)是一類已經滅絕的魚類,屬於盾皮魚類,生活在志留紀早期至泥盆紀晚期,也是最早的有頜魚類之一,身體前半部覆蓋有堅硬的骨甲。胴甲魚目是由美國早期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愛德華·科普所命名的,雖然當時他將眼窩誤認為嘴部。

翻車魚,河豚的近親。

一條擬態成海藻的海龍,其實不稀罕。

美洲鰻的幼體,長大了是像大蛇一樣的凶猛生物。

多毛綱的螺旋蟲,看上去離它的堂親蚯蚓相距甚遠,那一大團毛裡藏著它的嘴。注意它身上的倒鉤。如果與人體對應,這些都是他的胳膊。

海鼠,又一種鱗沙蠶,在長毛之下,是一節一節的柔軟身體。

歐威尼亞蟲,一種管棲的環節動物,你沒有看錯,那些碎片就是砂子,它用粘液把沙子粘成一個管子,住在裡面,只把吻伸出來。

喇叭蟲,又一種多毛綱的環節動物,也是用沙子給自己造房子,那個嘴不是咬人的,這家伙個頭很小,住在海底。

旋鰓蟲,兩個寶塔是一對鰓。環節動物的鰓是體表的一個器官,那個伸出來的小喇叭是它的吻。

成年帚蟲展開了它的掃帚濾食海水中的小顆粒,這是種底棲的小動物。

海蝶,有殼翼足目的軟體動物,還有一個名字振翅蝸牛,它們是一群長著翅膀的海螺,在大海裡遨游。這是它的腹面,背面是一個海螺殼。

Acorn Worm 柱頭蟲,亦稱腸鰓蟲或櫟實蟲。柱頭蟲體柔軟,蠕蟲狀,前端有吻和齶,生活在大西洋海平面以下2700米處。據發現該生物的教授透露,這種柱頭蟲既沒有眼睛,也沒有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