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衛星照:帕米爾高原費琴科冰川

自然地理

導讀 2011年10月2日,美國宇航局的Landsat 5衛星拍下了上面這幅偽色照片,費琴科冰川自帕米爾山脈的獨立峰(Independence Peak)西側斜坡蜿蜒向北流去 8月28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帕米爾高原費琴科冰川(Fedchenko Glacier)的景像。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上有成千上萬的冰川,費琴科冰川是其中之一。費琴科冰川長77公裡,是地球兩極地 ...

2011年10月2日,美國宇航局的Landsat 5衛星拍下了上面這幅偽色照片,費琴科冰川自帕米爾山脈的獨立峰(Independence Peak)西側斜坡蜿蜒向北流去

8月28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帕米爾高原費琴科冰川(Fedchenko Glacier)的景像。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上有成千上萬的冰川,費琴科冰川是其中之一。費琴科冰川長77公裡,是地球兩極地區之外最長的冰川。

每年,費琴科冰川上的融雪水流經Muksu河、瓦赫什河(Vakhsh)和阿姆河(Amu Darya river),最後流入約2,000公裡之外的鹹海(Aral Sea)。對干旱的歐亞大陸中部地區來說,帕米爾高原上積雪和冰川覆蓋的山脈就如同水塔,為90%的歐亞大陸中部地區人口提供了能源、農業用水和飲用水。

2011年10月2日,美國宇航局的Landsat 5衛星拍下了上面這幅偽色照片。在這幅照片中,費琴科冰川自帕米爾山脈的獨立峰(Independence Peak)西側斜坡蜿蜒向北流去。植被稀少、干旱的山脈在照片中呈現為紅褐色,而雪和冰呈現為明亮的藍綠色。(由於陽光的角度因素,該照片可能會導致一種被稱為“地形倒置”的錯覺。)

在費琴科冰川川流入海的77公裡航程中,它的海拔落差高達2,500米。在海拔最高的地方,冰川完全被冰雪覆蓋,但在下游地區,冰川中集聚了一些落石碎片。在冰川旅程的中途,紅色的岩屑線順著水流方向平行流動。這些中磧隨著冰川海拔的下降而越來越寬,到終點時冰川已經完全被岩屑覆蓋。

自1933年以來,費琴科冰川已經縮短了1,400米。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境內許多規模較小的冰川可能完全消失。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導致了冰川的融化,也影響了這些地區的降水模式。研究表明,帕米爾東部地區降水在1979年和2010年之間有所增加。研究人員推測,降水量的增加將有助於該地區大冰川的穩定。而在喜馬拉雅山區,由於降水量的減少,高山冰川前景堪憂。(思北)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