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場雖敗猶榮:尼日爾運動員漁船練劃槳

人文地理

導讀 奧運會運動員明知沒機會得獎仍熱心參與的歷史由來已久 薩拉-阿塔爾是有史以來參加奧運會的第二位沙特阿拉伯女性 日本馬術運動員法華津寬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年齡最大的選手,今年71歲,在50名選手中排名第40位 勇敢的馬拉松選手道多蘭多-佩特裡在別人的幫助下通過終點線 8月13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道,所有優秀運動員都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力拼金牌,大家都 ...

奧運會運動員明知沒機會得獎仍熱心參與的歷史由來已久

薩拉-阿塔爾是有史以來參加奧運會的第二位沙特阿拉伯女性

日本馬術運動員法華津寬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年齡最大的選手,今年71歲,在50名選手中排名第40位

勇敢的馬拉松選手道多蘭多-佩特裡在別人的幫助下通過終點線

8月13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道,所有優秀運動員都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力拼金牌,大家都在談論獎牌獲得者在為准備奧運的4年時間裡所做出的犧牲和付出,知道他們只要相差幾毫秒或者幾毫米,就會與獎牌失之交臂。但是那些完全清楚自己沒機會拿獎的運動員又該如何是好呢?如果你就是那個比其他人都慢半拍的人,又會作何感想?事實上,很多失敗者同樣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很大的名氣。

8月3日在伊頓多尼水上中心舉行的男子單人雙槳比賽中,尼日爾劃手哈馬杜-德吉博-伊薩卡拼盡全力衝過終點後表示:“我沒有技術,只靠蠻力。”他完成比賽用時8分39秒66,比用時7分19秒85的倒數第二名落後數英裡。現在被親切地稱為“水獺伊薩卡”的他,已經有大約2.5萬名粉絲。這位35歲的運動員3個月前才剛剛開始劃船,用一艘舊漁船練習。這是因為尼日爾和其他一些沒有取得參賽資格的奧委會成員接到了奧運外卡,這樣,奧委會的204個成員就都可以參賽。

接下來是初次登台的16歲柔道運動員沃丹-沙赫卡尼,她是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沙特阿拉伯女性。她在紛紛擾擾的輿論中出場:沙特阿拉伯故意派遣實力很弱的女性參加奧運會。面對來自波多黎各的比她年長12歲、經驗豐富的重量級選手,沙赫卡尼僅堅持了1分22秒。但是觀眾卻對她報以熱烈掌聲。沙特女子800米選手薩拉-阿塔爾在8月8日這天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她跑完全程竟然比第一名多用了43秒,但全場觀眾仍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賽後她說:“這真是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

太平洋國家馬紹爾群島提米-賈斯坦是本屆奧運會上速度最慢的短跑選手,完成男子100米分組預賽用時12秒81。因為規則經過修改,這位最慢的選手要想與名將博爾特或布雷克同場競技,首先要通過資格賽。但25歲的賈斯坦表示,他並不遺憾:“我並不失望,我想,如果我想與博爾特同場競技,就必須跑得更快一些。在倫敦的感覺非常棒。”

印度唯一一名參賽的游泳運動員、20歲的加甘-烏拉馬斯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小組賽中以16分31秒44的成績位居倒數第一,即使是他的最好成績15分59秒33,仍令他比倒數第二名落後10秒多。烏拉馬斯說:“我原希望自己可以進入前16名,這樣我就成為進入半決賽的選手了。然而那天我生病了。”

任何一屆奧運會的失敗者都會有一種負罪感。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禮貌地為他們的努力鼓掌。但事實上,他們中的一些人很快便成為被人崇拜的英雄。烏拉馬斯似乎跟比他速度更快的選手一樣快樂。“還剩下最後100米時,所有觀眾都很激動,他們紛紛起立為我鼓掌。這是真正的榮譽,對此我很享受。這些奧運會是一個偉大的篇章,返回印度後,我將開始為巴西奧運會做准備。”

從很多方面來說,烏拉馬斯的精神恰恰體現了業余選手們的理想,是與奧運會的初衷相一致的。每一位業余徑賽或游泳選手,抑或是業余自行車選手都清楚,競賽並不容易,他們即使想進入前50名也是不可能的。但運動心理學家和性能分析師解釋說,並非每一個人參加奧運會的目的都是為了金牌。“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望衝金。大部分參賽者都有自己的目標,也許這個目標是個人最佳、進入前50名,或者成為自己國家的第一名。還有很多只想參賽,想碰碰運氣。”

失敗者因展現出不懈努力和永不氣餒的精神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奧運會官員對此的看法比較復雜。這方面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飛鷹”埃迪-愛德華茲的故事。他回憶說:“那一年,我參加奧運會的夢想最終變成了現實。”這位英國跳高跳雪運動員在1988年卡爾加裡冬運會排名倒數第一,並因此成名。“人們的大力支持是運動發展的巨大促進因素,因為這促使人們關注跳高跳雪,致使它一下變成英國最受關注的運動。最終我受到的關注比勝利者還多,但有些官員並不喜歡這種局面。”

他們對此的反應越來越強烈。國際奧委會最終改變了規則,規定只有那些符合奧運會特定標准的人,以後才能參加這項賽事。愛德華茲說:“我因此被迫退役。不過我作為一名業余運動員參賽,證明了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然而,奧運會外卡的存在,確保了會一直有沒希望獲獎的人參與到這項賽事中來。

人們不會忘記參加2000年奧運會的埃裡克-莫桑巴尼,他以1分52秒72的成績完成了100自由泳比賽。但是任何笑話他的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成績是他的個人最好成績,也是一項全國記錄。莫桑巴尼來自一個沒有奢華訓練設施、也不是游泳大國的國家—赤道幾內亞。

第一位參加冬季奧運會的肯尼亞人菲利普-博伊特的故事也會令你為之動容。他在1998年的10公裡越野滑雪比賽中墊底。金牌得主布約爾-達赫裡親自站在終點線旁迎接菲利普,並與他熱烈擁抱。深受感動的博伊特後來給他的兒子起名達赫裡。

對一些參賽者來說,比賽是非常殘酷的。意大利馬拉松選手道多蘭多-佩特裡在1908年的競賽中,很好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一直領跑的佩特裡眼看終點線近在咫尺,他卻因體力耗盡而癱倒在地,最終被人扶著通過終點線,他也因此失去了比賽資格。

奧運史學家菲利普-巴克說:“眼看金牌到手的他突然遇到麻煩,他步履蹣跚,最終摔倒在地。”工作人員幫他通過終點線,這也意味著他輸了比賽。“但是從此人們記住了來自意大利的道多蘭多。這位年輕小伙留著小胡子,看起來很像《弗爾蒂旅館》裡的曼紐爾。即使在當時,人們依然喜愛這個勇敢的失敗者。”

當然,佩特裡是一名很棒的運動員。那些真正的失敗者讓我們感覺好像他們代表的是普通粉絲。巴克說:“像‘飛鷹’埃迪這樣的一些運動員都是普通人,你可能會在你們當地遇到他。人們熱愛他,是因為他們是參與奧運賽事的普通人。埃迪曾在房頂上練習跳高跳雪。他雖然失敗了,但曾經是英國跳高跳雪的紀錄保持者,這位勇士確實值得我們去尊敬。”

與愛德華茲和1988年冬奧會的牙買加雪橇隊不同,大部分真正的奧運會失敗者來自體育經費有限的發展中國家。請記住,那些沒有希望的選手只是說他們沒有希望打敗最優秀的選手,而以業余標准來評判,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偉大的運動員。博伊特最初是一名800米選手,個人最佳成績達到了1分46秒06。這樣的成績雖然不足以讓他奪得奧運會獎牌,但他跑比那些試圖嘲笑失敗者的人快多了!(孝文)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