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種惡性外來物種過半已侵入我國

生態

導讀 一棵受松材線蟲病感染致死的松樹內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蟲。松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主要的傳播媒介。 新華社發 近日,一條身長近20釐米的小魚弄得滿城風雨。祖籍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驚現珠江上游廣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塊肉。 原來,這凶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 ...

一棵受松材線蟲病感染致死的松樹內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蟲。松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主要的傳播媒介。 新華社發

近日,一條身長近20釐米的小魚弄得滿城風雨。祖籍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驚現珠江上游廣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塊肉。

原來,這凶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簽。

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超過一半已經入侵中國。

這些自然界不速之客的到來,卻讓我們難以招架。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 劉俊 實習生 卞德龍 策劃統籌:張波 徐林

彪悍“外來客”

南方氣候和亞馬遜河流域相似,沒有天敵的食人魚能在這裡快速繁殖,針對水中其他魚類的屠殺就開始了

小魚究竟為何這麼狠,群起而攻之,一下把柳州市民張先生、吳先生的手咬傷?原來,它在家鄉亞馬遜河流域就被列為四種最危險的水族生物之首,甚至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因此一直以來,關於小魚的傳說不斷,有人說“食人魚可以一口把樹枝咬斷”,也有人說“食人魚群可以在數十秒內將人或者牛食至白骨”……

所謂“食人魚”,又稱食人鯧,養魚愛好者俗稱水虎魚。食人鯧習性凶猛,聽覺高度發達,牙齒尖銳異常,咬住獵物後便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

看上去個頭很小,卻如此凶猛的小魚,是一種肉食動物,一旦有牲畜和人類進入它所在的水域,都可能遭受到攻擊。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入侵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呂利華博士說,這種食人魚最初是被人當做寵物魚來養的,在國外也有人養這種食人魚。一些水族館中,也偶爾可以看到食人鯧的身影,但它要從水族館中跑到自然水域中去,還是非常困難的。

事實上,早在10年前食人魚就“紅遍全國”。2002年,有好事者通過非法渠道,將這種南美洲常見的觀賞魚帶入國內。很快,各地陸續報告發現食人魚的蹤跡,陝西境內黃河沿岸甚至出現大規模的養殖基地。當年底,國家漁政漁港監督局發出“通緝令”,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以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格殺勿論”,並嚴禁將食人魚放入自然水域。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魚生地不熟”的它們緣何有底氣如此猖獗?數十年來從事相關研究的老教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清潮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分析,這些“外來仔”可不是好惹的,“國內河流普遍缺少食人魚的天敵,而南方氣候和亞馬遜河流域相似,沒有天敵的食人魚能在這裡快速繁殖,形成種群,針對水中其他魚類的大屠殺就開始了。”

事實上,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是這些外來物種的共同特點,這為它們在新環境中快速擴張版圖提供極有利的生存條件。

400物種入侵

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對我國造成的經濟和環境損失高達每年1198.76億元

細數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名單,你會發現食人魚僅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根據國家環保部2008年末發表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達400多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對我國造成的經濟和環境損失高達每年1198.76億元。

比如,人們熟悉的福壽螺與食人魚同樣原產於南美洲,1981年因食用價值而引入我國,隨後被快速推廣。然而,由於肉質不被消費者接受,養殖業者紛紛棄養。

隨意的處置很快引發了大問題:福壽螺是名副其實的“高產戶”,一個月能產卵1000-1200粒。不僅如此,它產卵通常沿著植物的莖葉放置,能夠逃避水中天敵魚類的覓食,確保卵不被傾滅。因此,它成了農民深惡痛絕的“水稻殺手”,大量啃食稻杆。而為了防治福壽螺,農民大量使用農藥,致使水中生物“同歸於頸,造成水田及灌溉溝渠的污染。

不僅如此,大多數的外來物種對生態的破壞,還在人類不知不覺中發生,這讓生物學家十分憂心。“外來物種一方面擠壓了本土原生物種生存空間,還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最嚴重的情況下,外來物種掠食本土原生物種,甚至造成物種滅絕。”陳清潮說。

1956年,褐色樹蛇自新幾內亞入侵美國關島,很快就造成當地至少九種原生鳥種的消失。台灣曾在上個世紀引入大陸畫眉,沒想到大陸畫眉與其近親種的台灣本土畫眉雜交,喪失了其原有的外貌和嗓音,導致基因污染與生物多樣性受損。而外形華麗,有台灣“草地明珠”之稱的台灣環頸雉,在與外來物種高麗雉雜交後,也同樣存在基因污染的危機。

陳清潮提醒,接下來,在國內,牛蛙、巴西龜和小龍蝦很有可能給本土物種和生態系統造成威脅的外來物種。“人們對牛蛙並不陌生,大中小學的生物實驗課,便常以牛蛙為研究對像。別看它在課上任人宰割,假如任意放生到戶外,將會對本土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的威脅。因為牛蛙不僅能吞食本土的小型蛙類,甚至連澤娃等中大型蛙類都難逃毒手。”

生物殺傷力

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正威脅著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動物凶猛,外來入侵的植物同樣殺傷力驚人。

乘飛機從廈門飛往廣州,你會發現在海岸線上覆蓋著一條綠色植被帶。千萬別以為那是護堤工程,而是被當地漁民稱為“食人草”的大米草。

作為我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福建從上世紀60年代起,出於防浪護堤、保護灘塗的考慮,從國外引種大米草,並於80年代推廣。可是,恣意生長的大米草居然“霸占”了福建約2/3的海灘。在福建寧德沿海地區,當地百姓談草色變,痛恨地把大米草叫作“食人草”:有的漁民在灘塗上“掏小海”即撿拾海產品時,一旦海潮襲來,陷在茫茫的大米草中很難辨清方向,甚至導致喪生的悲劇。

相較於大米草,被稱作“植物殺手”的薇甘菊殺傷力毫不遜色,這種原產於中美洲的雜草1919年首先在廣東出現。2003年,廣東遭遇“薇甘菊危機”,韶關以南各地紛紛傳出發現這種恐怖植物的報告。深圳更是成為重災區,受害面積超過2700公頃。在深圳梧桐山、仙湖植物園、深圳水庫周圍等生態敏感區,薇甘菊危害發生率甚至已經達到60%。內伶仃島因為薇甘菊的蔓延幾乎成為植物的“墳墓”,六七米高的大樹都被薇甘菊覆蓋絞殺而死。因野生芭蕉等果樹被“屠殺”,島上600多只獼猴的生活成了問題,餓得到處亂竄,最後只好靠人工喂食。

除薇甘菊外,紫莖澤蘭、互花米草、空心蓮子草、水葫蘆、飛機草、金鐘藤、假高粱、澎琪菊、五爪金龍、意大利蒼耳、刺萼龍葵……都在名單之中。

專家表示,近10年來,新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20余種,平均每年遞增2種。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正威脅著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據粗略估計,危害最嚴重的幾種主要外來生物如松材線蟲、水葫蘆、薇甘菊、美洲斑潛蠅、稻水像甲等每年造成超過500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國家每年用於防治新近入侵生物的費用約14.83億元。

防御之道

“以敵制敵”存在風險 天敵療法極易反彈

外來入侵物種來勢洶洶,我們能做什麼?

盡管農業部於2003年專門成立了外來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但是陳清潮說,似乎至今效果不佳:“外來物種遷徙途徑多樣化,且隨意性很強,防控本來十分困難,再加上這是一項需要多部門聯動、公眾廣泛參與的工作,單一部門作用有限,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商販不惜觸犯法律,未經風險評估便盲目引入外來物種。”

食人魚事件便能充分說明防控之難。盡管2003年國家便出台有關政策禁止買賣,但目前通過網絡交易食人魚仍然十分猖獗。就在柳州事件曝光後,有記者到南寧的水產市場調查,仍發現有商戶公開出售食人魚。由於當地政府稱“抓到一條食人魚獎勵1000元”,各大商業網站也紛紛“冒泡”,不同種類的食人魚明碼標價。

排除以上因素,當問題出現時,我們又該如何作為?陳清潮指出,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以敵制敵”,但是引進某些物種的天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天敵療法”也極易反彈。

去年7月8日至10日,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海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全國14家單位的50多位專家在海口召開“椰心葉甲高級論壇”,其核心就是研究椰心葉甲的防治。這是一種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現廣泛分布於太平洋群島及東南亞的毀滅性害蟲,已覆蓋中國、越南、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椰子、大王棕等多種棕櫚科植物帶來嚴重危害。

如何防治椰心葉甲曾讓農民和生物學家十分頭疼,有人把目光轉向椰心葉甲的天敵:椰心葉甲寄生蜂。據報道,今年海南計劃投入2.75億培育寄生蜂,通過在棕櫚樹上掛藥包等方式防治椰心葉甲。此前,截至去年底,海南全省累計生產並釋放寄生蜂已經達到39.2億多頭。不過,假如遭遇低溫天氣,這種寄生蜂極易死亡,去年就因此造成椰心葉甲疫情的反彈。

此外,化學防治是另一種常見的手段。“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化學藥劑,讓具有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絕後’。”陳清潮說,美國康州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專家李義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曾提出利用“超級不育技術”防範侵入性植物蔓延的方法。對於侵入性動物如美國白蟻,紅火蟻等,化學防治也是主要手段之一。不過,由於專門人才缺乏,相關研究進程滯緩。在陳清潮看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

■本地連線

抵御外來物種廣東形勢嚴峻

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叢林水域中的食人鯧出現在柳州,是否會蔓延至屬於亞熱帶地區的廣東,十分令人擔憂。

據統計,在200種外來入侵生物中,廣東省就有近90種。在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共公布了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廣東為12種,占75%。可見廣東省的生態安全、農林生產安全和經濟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有專家表示,外來入侵生物對我省的威脅是全方位的,我省的農林生產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安全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亞馬遜水域中,食人鯧的天敵鱷魚、蛇等動物大量存在,因而可以控制其種群的數量,而一旦進入我省自然水域,由於沒有吃食人鯧的天敵,則顯得麻煩許多。”專家表示,食人鯧是一種熱帶魚種,它在12攝氏度以下水溫中就不能生存,在北方的自然水域中,食人鯧很難過冬,不會對自然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專家認為,我省氣候與亞馬遜流域非常相似,加上食人鯧對環境適應性很強,且繁殖速度快,同時國內河流缺少對其制約因素及天敵。一旦控制不住,會對本地生物多樣性、水域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破壞。因此,對食人鯧實施獵殺很有必要。

除了食人鯧的出現,近年來還有像紅火蟻、水葫蘆等外來物種入侵給生態和環境帶來的種種危害,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如在深圳地區,薇甘菊快速瘋長,並大面積覆蓋灌木和喬木,造成其它植物難以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同時薇甘菊分泌釋放的化學物質抑制其它物種生長。

近年入侵我省的桔小實蠅、美洲斑潛蠅、香蕉枯萎並煙粉虱在短期內暴發成災。首先,造成我省水果、蔬菜和香蕉生產的直接經濟損失巨大,其次是防治費用大幅度增加,即防除外來入侵生物所需的農藥、人力等費用不斷增加,再次影響是我省水果、花卉等農產品出口,我省農產品出口遭受的貿易技術壁壘越來越多,農產品出口創彙損失極大。

外來入侵生物還會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如紅火蟻入侵和暴發。2004年9月,紅火蟻在我省湛江吳川市被發現以來,已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廣西、湖南和福建等省市區相繼發現紅火蟻入侵。

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入侵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呂利華博士的實驗室裡,記者看到了他試驗飼養的紅火蟻,看上去與普通螞蟻沒太多區別,但危害非常大。在一些地區,紅火蟻的出現已引起了社會恐慌,嚴重地區已造成農田丟荒和人畜被叮螫,受叮咬嚴重者還可能會引起死亡。

據統計,廣東省近年來造成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有19種,昆蟲類包括紅火蟻、桔小實蠅、煙粉虱、美洲斑潛蠅、松材線蟲、椰心葉甲,病害類包括香蕉枯萎並香蕉穿孔線蟲病,雜草類包括薇甘菊、水葫蘆、空心蓮子草、互花米草,有害動物類包括福壽螺等。近來,扶桑綿粉蚧、木爾坦棉花曲葉病毒、以色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等重大農業外來物種在廣東被發現。

造成我省受到外來物種侵入幾率和機會增加的原因是,我省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地理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適宜外來物種生存和繁衍,加上我省與國際貿易頻繁,很多時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松材線蟲等,就是因為進口的松樹木包裝中存有攜帶松材線蟲的松褐天牛幼蟲,最後導致物種的入侵。

呂利華認為,要想控制外來物種的入侵,首先應從源頭抓起,我國的檢驗檢疫部門要加強對進口產品的檢疫,其次加強進口苗本和種子的隔離試種,以確保種苗或種子未攜帶危險性生物。如果入侵物種一旦進入自然生態中,應立即進行控制,盡快進行消除。如果入侵物種一旦成功在本地定殖並形成規模,則應通過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來進行控制,這還需要生物學家不斷尋找防治外來物種的技術突破。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 .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 .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 .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 .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 .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 .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 .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 .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

精選文章: 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