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一個數字光學模塊(DOM)被導入冰立方望遠鏡所在的冰下鑽洞。冰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建在南極苔原地下深處,靠近美國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

冰立方借助冰下鑽洞內的一系列傳感器進行觀測,靠近冰面的部分擁有兩層探測器。圖片右下為埃菲爾鐵塔,一大一小彰顯出冰立方的巨大體積

左為一幅藝術概念圖,展示了穿過冰立方望遠鏡的“契倫科夫光錐”。右圖中,冰立方環繞AMANDA探測器(黃色圓柱),後者為一個較小的中微子探測器。圖片中的彩點代表冰立方探測到的中微子的移動軌跡
7月12日消息,在南極地下8000英尺(約合2438米),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名為“冰立方”,用於探測中微子並揭開這種神秘微小粒子的秘密。對中微子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宇宙如何形成。
冰立方望遠鏡歷時10年建成,位於南極地下深處。這個中微子望遠鏡的體積達到1立方公裡,超過紐約帝國大廈、芝加哥威利斯大廈和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總和。冰立方用於觀測中微子。這種粒子可由爆炸的恆星產生,移動速度接近光速。在上周發現類似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之後,冰立方望遠鏡成為科學家新的關注焦點。
冰立方望遠鏡項目參與者、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物理學家詹尼-亞當斯表示:“每秒將有1000億個中微子穿過冰立方。”冰立方由一系列光探測器構成,位於地下深處,建造時采用熱水鑽探。中微子與冰發生相互作用時會產生帶電粒子而後發光,最後被探測器探測到。冰充當了一個過濾網,過濾出中微子,使其更容易被觀測到。此外,冰層也能保護望遠鏡免遭輻射侵蝕。
亞當斯在墨爾本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表示:“如果銀河系發生超新星爆炸,我們能夠借助冰立方探測到數百個中微子。我們無法對單個中微子進行觀測,整個探測器將像一場巨大的煙花秀一樣被點亮。”
科學家一直試圖追蹤到中微子的源點,希望了解太空內發生的現像,尤其是不可見的物質暗物質。在2010年冰立方竣工前,科學家僅觀測到14個中微子。借助於冰立方望遠鏡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另一架望遠鏡,科學家探測到數百個中微子。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微子都在地球大氣層產生,科學家希望能夠探測到來自太空的中微子。亞當斯說:“中微子將把我們帶到宇宙的源點。”(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