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城市地震預警系統:最快提前20秒預警

科技

導讀 模擬圖 地震來臨前,市民將通過智能手機、電視、廣播提前收到預警消息,第一時間疏散避難;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將提前停止行駛,減少次生災害……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獲悉,成都市地震預警系統項目建設已正式啟動,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將為正在建設的成都地震預警項目提供核心技術。 這也是中國首個開建的城市地震預警 ...

模擬圖

地震來臨前,市民將通過智能手機、電視、廣播提前收到預警消息,第一時間疏散避難;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將提前停止行駛,減少次生災害……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獲悉,成都市地震預警系統項目建設已正式啟動,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將為正在建設的成都地震預警項目提供核心技術。

這也是中國首個開建的城市地震預警系統項目。

研究表明,提前3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提前10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將減少39%。

大成都範圍新建57個預警監測台站

地震預警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密集地震監測預警台網,當地震在震中發生後,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預警目標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災難到來前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給出預警。

汶川特大地震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逐步在汶川余震區域布設了預警實驗網絡。“而現在,預警系統要開始向實際應用轉型。”成都市防震減災局地震監測中心副主任鄭松林介紹,成都已啟動地震烈度速報二期項目,地震預警系統將正式納入建設。通過不久前的招標,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將為該項目提供核心技術。

在2009年結束的地震烈度速報一期工程中,成都已經部署67個烈度速報監測台站。“目前它們只能在震後迅速反饋烈度,還不能進行地震預警。”鄭松林說,而二期工程,將在大成都範圍內新建57個地震預警監測台站,計劃今年內完工。

屆時,成都平均每100平方千米就有一個監測站台,將形成一張密集的地震預警台網。

地震來臨前手機、電視聯合預警

這套城市地震預警系統什麼時候完全建成?對此,鄭松林回答:“還需要很多年。”因為建立該系統需要極為精密周全的部署與驗證。

根據成都市防震減災規劃,這項工程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在技術上,要通過系列項目的驗證,讓地震預警技術更加成熟。因為如果預警誤觸發,將帶來嚴重後果。”之後,預警系統將逐步在城市的“要害部位”進行試點,如高速運轉的交通系統等,以此總結配套法律法規的定制。第三步才可向公眾推廣。“目前,我們還處於第一階段的起步期。”鄭松林說。

三步規劃完全實現後,成都市將初步具備地震預警能力。屆時,在破壞性地震波來臨前,城市密布的監測台站將最快提前20秒發出預警。安裝有預警客戶端的智能手機,開啟的電視屏幕,商嘗學校等人口密集場所,都將在第一時間得到預警;預警信息傳輸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將提前停止行駛……

技術更完善

比日本預警系統精准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目前,全世界僅日本和墨西哥已建成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的地震預警系統。墨西哥於1991年8月建立了向公眾發 布地震報警的地震預警系統,並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而日本從2003年開始研究建設全國性的地震預警系統“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該系統從2007年10月 開始,向普通國民提供預警信息。“中國與日本的情況更接近,地質結構復雜,需要在各個地震活動活躍區呈面狀分布。”王暾說,雖然日本的探索走在前面,但在 “3·11”大地震的預警中也出現個別偏差,“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完善地震預警系統時,已將日本的這些偏差考慮進去並做出修正。應該說,運用於成都的技 術,將比日本的系統更加靈敏精准。”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成都的工程完全建成後,中國有可能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系統的國家。

新聞解讀

如何區別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

地震預報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是一大難題,但地震預警是完全可行的。

兩者的區別在於:“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發出通知,而“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前提下,搶在嚴重災難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告。

有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有研究表明,若汶川特大地震時有預警系統,可以減少人員死亡2萬到3萬人。

新聞延伸

都江堰彭州是重點監控區

據了解,57個新台站的建設,分為土建和設備建設兩部分。土建即建設台站的“套子”,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建設則在投標結束後,於近期開始陸續鋪設。此前布局的67個監測台站,也將在原有基礎上,利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技術進行加密建設,提高精度。

地震來臨前,預警台站將根據橫波縱波的時間差提前預警。“在整個成都市內,每個區域都將分布不同數目的監測台站。”鄭松林透露,由於每個區域的 地質構造不同,這些台站的部署具有傾向性,處於龍門山斷裂帶(成都段)附近的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將是重點監控區域,台站的分布將較為密集。

新聞回顧

試驗系統已預警超150次地震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在汶川余震區域(包含18個縣市,覆蓋了四川、甘肅、陝西三省交界區域)布設了預警試驗網絡。試驗區域面積有2萬余平方公 裡,安置有102個地震預警監測儀。到現在為止,預警試驗系統已經監測並預警超過150次地震。基於該預警試驗台網實現的中國首次電視地震預警已經在今年 5月14日汶川實現,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並引起了日本東京電視台的關注。

新聞鏈接

-1995年墨西哥地震預警

1995年,墨西哥格雷羅地區發生7.3級地震,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波到達墨西哥城前72秒發出了警報,大大減少了墨西哥城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011年日本“3·11”地震預警

去年日本“3·11”大地震中,日本氣像廳的地震預警系統在震後25.8秒即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條預警信息,居住在首都東京地區的民眾接收到預警 立即逃出戶外避難,約1分鐘後才感覺到地震波的強大震動;而核電站、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隨著收到的地震預警信息自動關閉,減少了地震引發 的次生災害。天府早報記者房欣(圖片由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提供)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