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聖人

歷史

導讀壁畫中老子(左一)略為瘦小,側首看向孔子(左二)。孔子身著藍色布衣,身材魁梧,向老子微微揖手。二位聖人溫和而恭敬的形像更接近於常人。 一副新出土的漢代墓室壁畫“孔子見老子問禮圖”,顯示了一個平民的孔子形像,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繪孔子像。 2007年底,在山東東平縣的一個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古墓,其中繪有精美的彩色壁畫。其中兩幅壁畫很符合 ...


壁畫中老子(左一)略為瘦小,側首看向孔子(左二)。孔子身著藍色布衣,身材魁梧,向老子微微揖手。二位聖人溫和而恭敬的形像更接近於常人。

一副新出土的漢代墓室壁畫“孔子見老子問禮圖”,顯示了一個平民的孔子形像,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繪孔子像。

2007年底,在山東東平縣的一個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古墓,其中繪有精美的彩色壁畫。其中兩幅壁畫很符合其他文獻中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場景。“孔子見老子”的故事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聽人贊譽時任周洛邑的守藏史老子“博古而達今,通禮樂之源”,是一位具有才識的學者,便帶著學生去洛邑拜會。老子聞之也帶領學生欣然迎接。孔、老二位分別是中國是儒家學說和道教的創立者,兩位哲人的相遇是中國儒道兩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流的見證,這一事件也成為漢代眾多石像、雕畫常見的題材。但由於壁畫保存不易,此前從未在漢代墓室之中發現類似內容。新出土的壁畫中,第一個場景中孔子雙手合揖向老子躬身作問禮狀,老子微微側首,兩人之間距離較遠,第二幅壁畫中二人相談甚歡。

《論語》中描述孔子形像的語言僅有10個字:“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傳說則認為孔子唇露齒、鼻露孔等“七露”於常人,相貌十分醜陋。後世流傳的孔子畫像,一種是帝王相,一種是官員相,一種學者相,三類孔子畫像體現了不同階層的人對孔子認同的心態。新發現漢墓壁畫中的孔子,身著布衣,面目雖醜陋,但更接近於一個普通人的形像,進一步印證了當時百姓心中的聖人就是一位布衣學者。

除了孔子與老子,這些彩繪壁畫上還有一些其他內容,包括武士、仕女、對飲、舞蹈、鬥雞等歷史故事、風俗民情和娛樂場面,這些壁畫對研究漢代喪葬制度、民間生活習俗以及繪畫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