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制造出大爆炸後最高溫度4萬億攝氏度

科技

導讀 在實驗室制造的這種溫度比太陽熱25萬倍。 這是美國紐約市長島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鳥瞰圖。物理學家在這裡再造了像宇宙大爆炸一樣的溫度。圓圈上的6個長方形代表著制造這種溫度的質子碰撞。 一名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一個6.8萬加侖的水池上工作。在回收處理前,這些來自反應堆的乏燃料棒被儲存起來。 6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

在實驗室制造的這種溫度比太陽熱25萬倍。

這是美國紐約市長島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鳥瞰圖。物理學家在這裡再造了像宇宙大爆炸一樣的溫度。圓圈上的6個長方形代表著制造這種溫度的質子碰撞。

一名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一個6.8萬加侖的水池上工作。在回收處理前,這些來自反應堆的乏燃料棒被儲存起來。

6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們近期創造出了地球上迄今最高的溫度記錄:4萬億攝氏度——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如果你對此表示懷疑,那麼可以告訴你的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已經收錄了這項成就,將其列為世上迄今被制造出來的最高溫度。這一溫度遠遠高過太陽核心的溫度,只有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才出現過這樣無與倫比的高溫。

這一超高溫爆炸試驗是在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台巨型原子對撞機中實現的,其持續時間不超過10億分之一秒。這項實驗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線索,讓他們得以了解在大約137億年前宇宙是如何在一次大爆炸中誕生的。

在4萬億攝氏度的溫度下,常規物質分崩離析,成為一種亞原子湯,這種狀態只存在於宇宙誕生後數微秒的時間內。領導這項實驗的是史蒂文·維格多博士(Steven Vigdor),他說:“這些超高溫物質有很多很酷的性質。我們根本就沒有預料到它們所具有的近乎完美的流體性質。”

這樣的高溫是在該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將金離子(即帶電的金原子)對撞時產生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是一台長2.4英裡(約合3.86公裡)甜甜圈般的環形設備,它被埋設在紐約州烏普頓(Upton)地下12英尺(約合3.65米)深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撞擊產物產生的輻射顏色推斷其溫度,這就有點像是你可以通過一根鐵棍被燒紅的顏色變化來判斷其溫度高低一樣。

美國的研究人員將花費數年時間潛心分析此次實驗中所獲得的數據,尋找其中任何的不規律性,以便解答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宇宙大爆炸的原始狀態中,後來為何會出現物質的凝結和宇宙的不均衡結構?維格多博士說:“RHIC被設計成用來創造出模擬宇宙極早期狀態的物質和溫度條件。”

當溫度達到200萬攝氏度或更高時,物質原子內部的質子和中子將會融化,形成某種液體,這種液體由更小的亞原子粒子誇克和膠子組成。在宇宙從大爆炸中誕生之後的數微秒時間內,這種液體充斥著整個宇宙,隨後它們開始凝結成原子,並最終形成恆星,行星和星際塵埃。粒子物理學家們一般認為原始的誇克-膠子湯將會具有氣體的性質。但是之前的研究已經確認它們的性質更接近液體。

在今年晚些時候,在瑞士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物理學家們希望能用鉛離子對撞的方式制造出更高的溫度,這將有望復制出宇宙誕生時刻的情景。相比之下,被譽為宇宙中最猛烈爆炸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其中心溫度也僅有大約200億攝氏度,而太陽的核心溫度則僅有大約5000萬攝氏度。(晨風)

華夏地理iPad雜志登陸App Store 全新的移動閱讀體驗


精選文章: 科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