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南部度假小鎮扎科帕內的塔特拉山脈。

華沙老城的城堡廣常

周末,人們在肖邦故居外聆聽音樂。
對於波蘭旅游業而言,2012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作為今年“歐洲杯”主辦國之一,這個在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相對“低調”的國家,漸漸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有人斷言,波蘭以及東歐在今後中國出境游市場將會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
提起波蘭,人們會想到肖邦、居裡夫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波蘭不止這些。據波蘭大使館提供的資料,每年大約有1300萬外國游客到波蘭來旅游,體驗“波蘭式好客”。
波蘭大使館的文化隨員萬山告訴記者,“每座城市的生活節奏都比北京慢,最美好的體驗不是去拍照片,而是跟普通的波蘭人坐一坐。”攝影師丁丁說,波蘭沒有像巴黎“兩宮一塔”那樣顯著的地標性景觀,卻有許多值得品味的地方,就像一個展開的扇面,在此間游走,才別有一番滋味。比如克拉科夫,很多人坦言“最喜歡克拉科夫”,那裡是波蘭的古都,沒有遭到戰爭的大規模破壞,保留了不少原始風貌。
本屆“歐洲杯”在波蘭的四座城市舉行:華沙、格但斯克、波茲南、弗羅茨瓦夫,它們各具風情。首都華沙被譽為一座“有態度的城市”。二戰後,華沙人用15年時間重建了被戰爭摧毀的古建築,成為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復建城市。
北部的格但斯克位於波蘭的出海口,因盛產琥珀而被譽為“琥珀之都”。西部的波茲南沉浸在藝術與商業傳統中。弗羅茨瓦夫擁有20多個小島、上百座橋梁以及各個時期的建築,包括哥特式的教堂、巴洛克式的大學建築群、哥特-文藝復興式的市政大樓等。實際上,多元文化交錯重疊,正是波蘭很多城市的顯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