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能欣賞歷史建築遺跡和人文,但非洲不同,這裡的原始我更喜歡。尤其是這裡位於埃塞俄比亞南部土著地區,更能看到人類原始的生活方式。
驢友檔案

楊燕玲 資深驢友,先後前往南極、北極、納米比亞、尼伯爾、墨西哥、古巴、烏干達、埃賽俄比亞、捷克,並多次前往肯尼亞、美國、加拿大、印度。
本期目的地:
埃塞俄比亞南部奧莫河流域部落區
地理位置: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部,面積為110萬平方公裡。境內中部隆起,有“非洲屋脊”之稱,最高峰達尚峰海拔4620米。東非大裂谷斜貫,兩岸陡峭。有30多條大河發源於中部高原,故又有“東北非水塔”之稱。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奧莫河(Omo)河谷地區位於國家森林公園深處,擁有超過數十個原始部落,其中最大的部落是摩爾西部落(MURSI)、卡洛(Karo)族、阿爾伯萊原始部落。
穆爾西人:大嘴用盤子撐大
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坐飛機先到南部的阿爾巴門奇鎮,然後租用當地狀況良好的越野吉普車,跋山涉水,開了200多公裡,才到達幾乎與世隔絕的部落所在地。這裡的自然景觀除了濕熱之外並無奇異之處,人們住的也是茅草屋。陪同的導游說:“到了這裡也不一定能看到穆爾西女子,因為穆爾西人是半耕半牧的民族,居無定所。”

大嘴是用盤子撐大的。
穆爾西人(MURSI)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現在約有5000多人。他們居住在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奧莫河流域。20世紀70年代,一位英國人類學家首次發現了穆爾西族,當時那裡的人還不知道埃塞俄比亞是何地。時至今日,穆爾西人依然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燕玲翻看過介紹穆爾西族的資料,穆爾西女人的嘴裡能放下直徑十幾釐米大的盤子,把嘴撐得大大的。導游解釋說:“穆爾西女子10歲左右就開始練習往嘴裡放盤子。盤子型號不同,都是泥土燒制或用木塊做的。平時放在嘴裡,吃喝時才摘下來。開始往嘴裡放盤子前要動一個小手術,用小刀將下嘴唇和牙齦之間切開一個口子,使下嘴唇與齒根分離。然後,先放一個小盤子把口子撐開,使其不再長回去。日後逐漸將小盤子換成大盤子。嘴唇自然越撐越大,最大的嘴唇能翻到頭上把臉包祝這個痛苦的過程伴隨著女孩成長為婦人。”聽著介紹,不自然地覺得自己牙根直發麻。

嘴裡的盤子越大,姑娘的身價也越高。
穆爾西人以大嘴為美、為榮,導游說這個傳統已無法考證。但人類學家研究說,這個傳統有3種解釋:一是古時人們為防止外族入侵者或奴隸主看上本族的姑娘,故意把她們打扮得嚇人以保其純潔;二是防止魔鬼從口裡進入身體;三是女子美麗的標志。心理學家則解釋說,人類有一種自殘的本能,越原始的民族表現得越明顯。自殘的潛意識是要顯示自己的存在和與眾不同,保護自己不被歷史淹沒。
嘴裡的盤子越大,姑娘的身價也越高。穆爾西人不怎麼吃牛肉,因為牛是鎮家之寶。如果姑娘的盤子屬於最大的那一種,那麼她的父母可以收到50頭牛的彩禮,一下就成了富翁。女兒嘴大也是致富的手段。

盤子放嘴裡,吃喝時才摘下來。
據說,這裡口才好的人會受到普遍的尊敬——這當然指的是男人,因為女人的嘴唇為了能放上裝飾性的陶質盤子而反復地被切開,牙齒被拔掉,導致嘴唇變形,連說話都有一定困難。當然,這點困難比起她們對美的追求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麼。剃光的頭、嵌著木盤的嘴唇、胳膊上的金屬鐲子,還有身上五顏六色的珠子和頭上的貝殼,這就是她們對美的定義。
不一會,就有兩三個身材剽悍的男人在路上走過,他們的胳膊、大腿、前胸和後背處都用尖刀劃滿了杠杠。導游解釋說:“他們就是穆爾西男子!一條杠代表殺過一個人,身上杠越多越受人尊敬。”穆爾西人部族的男人們高大結實、全身赤裸,只塗了一些簡單的油彩。
卡洛(Karo)族:
女子在婚俗中表現得近乎瘋狂

已到婚嫁年齡的卡洛族青年穿很少衣服,露出自己身上華麗的裝飾。
在河谷裡,還有一群卡洛族姑娘以多情和愛美之舉也聞名遐邇。夏天過去,玉米、大豆和高粱都收獲完畢後,卡洛族年輕人的求愛季節也就開始了。已到婚嫁年齡的卡洛族青年身上穿著很少的衣服,露出自己身上華麗的裝飾——除竹簽圖案、臉部花紋外,還有戴在上臂和腕部的鋁合金鐲子、懸掛在腰部和下身處的珠串等。她們懷著極大的狂熱,去參加充滿了年輕人生命活力的舞會。在舞會上,如果一個青年男子看中了哪位姑娘,他會向她變著花樣地扭動自己的屁股。到了晚上,他們會跳起一種節奏非常狂烈的舞蹈,而且邊舞邊歌。對於卡洛族男女青年來說,這往往是他們達成婚約、走向婚姻、以致終身廝守的開端。

年輕人們懷著極大的狂熱,去參加充滿了極具生命活力的舞會。
為了增加自己身體外觀的魅力,更能吸引異性,姑娘們常常是費盡心機。卡洛族是一個非常小的民族,在物質財富方面也非常貧窮,卡洛族女子為了找到一個好人家,往往要在自己身體上下很大本錢。她們在進入青春期後, 在前胸和肚皮上設計一些復雜的圖案。據卡洛族的男子說,這樣做後,對男人們具有很大的誘惑,會顯得越發性感。
另外,在臉上塗上一些化妝品,同樣也會增加她們的魅力。她們除了佩戴一些首飾外幾乎全裸著身體。出來頭上裝飾著珠雞的羽毛,臉上塗著由鐵礦砂、黃石塊和白石膏研磨成粉後制成的各色顏料,脖子裡掛著幾十條項鏈,有的是一串玻璃珠,有的是一串黑色的野生香蕉籽,有的是瑪瑙珠。這樣的首飾,據說在河谷外的一個集市上可以買到,卡洛人到那個集市去要走三天的路程。
驢友感受
教育要比文明先行
前往埃塞俄比亞西南部地區,給人的感覺與北部完全不一樣。外來文明並未改變這裡太多。如今,外來游客只給他們帶去錢的欲望,但沒能傳達文明。我們帶了一箱文具,想送給學校的學生,但去了幾個地方都找不到有學校。而北部受過教育的孩子則明顯要好一些。
資訊加油站
簽證:埃塞俄比亞駐廣州( 酒店 )總領事館位於天河路228號廣晟大廈810室,旅游簽證費為人民幣170元左右,辦理時間約1~3天。另外,中國游客可以在亞的斯亞貝巴申請落地簽。
交通: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是連接非洲大陸和其他各洲的非洲航空公司,在廣州有直飛非洲的航線,到亞的斯亞貝巴之後,最好再到當地旅行社等機構從亞的斯亞貝巴坐飛機先到南部的阿爾巴門奇鎮,然後租用當地狀況良好的越野吉普車前往南部地區。
住宿:亞的斯亞貝巴當地最好的酒店是喜來登,還有洲際和希爾頓。阿爾巴門奇車站附近有專門為外國人而設的小旅店,食宿都非常方便。金卡鎮車站後,附近就有很多的旅館。
美食:埃塞俄比亞餐以英吉拉為主,當地西餐主要是意大利菜。
時差:比晚5小時。
貨幣:埃塞俄比亞的貨幣是比爾(Ethiopian Birr),游客需攜帶美元或者歐元前往官方指定的銀行和飯店兌換。建議不要兌換太多,因為由比爾換成美元相當麻煩。1元人民幣約折合2.5比爾。
華夏地理iPad雜志登陸App Store 全新的移動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