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高迪的童話 童話迷幻的歐洲之城

景點

導讀 迄今為止 仍沒有一個建築師 能像安東尼奧·高迪這樣, 在巴塞羅那永久鐫刻下 自己的名字。 同行們應該嫉妒高迪, 他讓整個巴塞羅那 成為他一個人的展覽, 同行們也不得不仰慕高迪,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是巴塞羅那的建築之魂。 在所有高迪的建築中,巴特羅之家是游客的最愛。 巴特羅之家構思獨特的陽台 第一站 巴特羅之家 既童話又迷幻 通 ...

迄今為止

仍沒有一個建築師

能像安東尼奧·高迪這樣,

在巴塞羅那永久鐫刻下

自己的名字。

同行們應該嫉妒高迪,

他讓整個巴塞羅那

成為他一個人的展覽,

同行們也不得不仰慕高迪,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是巴塞羅那的建築之魂。

在所有高迪的建築中,巴特羅之家是游客的最愛。

巴特羅之家構思獨特的陽台

第一站 巴特羅之家

既童話又迷幻

通常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o)是游客的第一站,大部分人最喜愛的也是這個建築,而且在所有高迪的建築中,巴特羅之家的門票是最貴的。巴特羅之家共有6層,規模其實很小,但必須得排上十幾分鐘的隊才能進入。但進去後,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整個巴特羅之家完全是高迪對於色彩和外牆裝飾的狂放展現。據說房子本身就講述了一個故事:一位美麗的公主被龍困在城堡裡,加泰羅尼亞的英雄聖·喬治為了救出公主與龍展開了搏鬥,用劍殺死了龍。龍的血變成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聖·喬治把它獻給了公主。高迪的靈感來源於此,所以這座房子的每一個設計都有著特殊的含義——十字架形的煙囪代表英雄,鱗片狀拱起的屋頂是巨龍的脊背,鑲嵌彩飾的玻璃和構思獨特的陽台則是面具,龍形的屋頂下是骨骼狀的陽台,童話又迷幻,高迪對於不同材料和顏色的駕馭令人嘆為觀止。與高迪設計的其他建築不同,巴特羅之家的外牆全部是由藍色和綠色的陶瓷裝飾的,一種奇怪的顏色組合,遠望去頗像印像派畫家的調色盤,但卻很和諧。達利曾經將這面外牆比喻為“一片寧靜的湖水”。

因為有人居住,巴特羅公寓只對外開放了一層樓以供參觀。究竟是誰有這麼好的運氣才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過著稀松平常的日子呢?

米拉之家的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長期侵蝕又經風化布滿孔洞的岩體。

米拉之家的建築牆面凹凸不平,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線。

第二站 米拉之家

設計兼具實用

米拉之家(La Pedrera)和巴特羅之家相距不遠。米拉之家位於街道轉角,地面以上共六層,原為公寓樓,當地人稱“采石潮。這座建築的牆面凹凸不平,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線。它以石質隔牆和柱子為結構,采用獨特的陽台和窗戶設計,以及造型奇特的通風口。建築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長期侵蝕又經風化布滿孔洞的岩體,牆體本身也像波濤洶湧的海面,富有動感。建築從裡到外,整個結構既無棱也無角,其白色外牆呈現不規則的波浪曲線,營造出無窮的空間流動感。米拉之家的天才之處還在於,它不僅在造型上獨樹一幟,在實用意義上也很先鋒,它的結構天然提供了自然通風系統,公寓內的牆壁可以移動,也適應戶內架設重組,所有的走廊裡都有自然光照射。高迪還在米拉之家房頂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軍士,有的像神話中的怪獸,有的像教堂的大鐘。其實,這些是特殊形式的煙囪和通風管道,而公寓裡的天井是光線的來源。後來它們與古埃爾公園和聖家族大教堂一樣,也成了巴塞羅那的像征。

米拉之家當時花了6年才建造完成,面世後引起巨大爭議,人們認為這不是出自惡魔之手就是瘋子所為,但如今已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走進高迪設計的古埃爾公園,仿佛身處童話世界,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視覺衝擊。

第三站 古埃爾公園

突發奇想的童趣

有人曾說:即便高迪一生只設計了古埃爾公園這一個作品,也足以讓他名垂青史。1900年,商人古埃爾(Eusebio Guell)突發奇想,決定建造一座花園式城市。他在巴塞羅那郊區買了一座山頭,打算就在這裡建設“古埃爾公園”,供中產階級居祝古埃爾是高迪的摯友,於是將公園的設計委托給了高迪。原本的規劃是,每一棟住宅都可以得到陽光並可以俯瞰以大海為背景的巴塞羅那市容,遺憾的是這裡原本共有60套住房,可最後卻只賣出去兩套,而其中一套便是高迪的,現在是高迪博物館,陳列著高迪設計的家具和高迪用過的物品。

古埃爾公園不需要門票,走進後,仿佛身處童話世界,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視覺衝擊。高迪以高低起伏的地形為建築搭配了蘑菇、糖果屋和七彩大蜥蜴。公園內區分成好幾部分,最精華區為主要入口處的石階,石階上有一著名的馬賽克彩龍噴泉,彩色的蚚蜴其實是控制水匣的活門。公園中心的露天廣場,在高迪當年的設計構思中,是居民休閑聚會的公共空間,它下面由86根石柱支撐的大廳則是一個商業市常古埃爾公園裡還有一座小教堂,塔身藍白相間。登上塔頂,可以眺望與之遙相呼應的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

聖家堂外形中最引人注目的高聳的尖塔

第四站 聖家堂

未完成的教堂

高迪最離奇的設計要推未能全部完工的聖家堂,其形狀怪誕,建築難度極高。可惜未能全部竣工,但如何完成這一建築,也為當代建築學家留下了一道難題。

如今,站在巴塞羅那市中心的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會看到一座高大而奇特的尖頂式建築,高迪把生命中最後的46年都奉獻在這裡,它就是聖家堂。說它是一座教堂,未免過於標新立異。聖家堂外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聳的尖塔。自下而上,石材充滿棱角,如群峰聳立,像征巴塞羅那郊外的宗教聖地蒙特賽拉山(石頭山之意)。高迪為聖家堂設計了3個立面,共3個正門,每個門上有4座尖塔。3個立面分為不同的主題,東面最先建設,其上方第一個尖塔完成於1918年,而第四個尖塔則完成於1926年。這個立面用了超過100種具有原始意味的動植物造型進行裝飾。

1926年6月7日,在正在施工的聖家堂門前,高迪被一輛疾馳的電車撞倒,醫治無效而去世。人們為了紀念高迪,把他的遺體埋在聖家堂的地下室裡,以此激勵他的後繼者。而聖家堂西面的立面在高迪去世後,於1952年到1978年才逐步完成。在高迪去世後的80多年裡,聖家堂的工程從未停頓過。所以,當我們有幸見到這座“奇跡”時,它總是和高聳入雲的老吊車密不可分,巴塞羅那人並不介意再用上100年來完成這個傳世之作。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