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選購知識:如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慢跑鞋

戶外

導讀 一、所謂跑鞋的分型是怎麼回事 1.穩定型:很多見的鞋品種之一,提供合理的支撐和減震,在運動中提供更加穩定的表現。讓你的腳按照鞋設計的方向承擔合理的力學分布,比較適合膝部有傷的朋友或者需要提供更多支撐的朋友穿著,適合正常足。 2.減震型:最多見的跑鞋品種,在支撐和減震之間過多的偏重與緩震性能。腳感方面相對穩定型要更好一些,但其穩定性較差,支撐 ...

一、所謂跑鞋的分型是怎麼回事

1.穩定型:很多見的鞋品種之一,提供合理的支撐和減震,在運動中提供更加穩定的表現。讓你的腳按照鞋設計的方向承擔合理的力學分布,比較適合膝部有傷的朋友或者需要提供更多支撐的朋友穿著,適合正常足。

2.減震型:最多見的跑鞋品種,在支撐和減震之間過多的偏重與緩震性能。腳感方面相對穩定型要更好一些,但其穩定性較差,支撐度有下降,適合對減震要較高要求的朋友穿著,適合內翻足和正常足。

3.控制型:比較少見的跑鞋品種,一般適用與平足的人舒適度比較高。內地專賣相當少見,大約要去香港比較專業的跑鞋專櫃可能有售。

4.越野型:相對比較多見的品種,適合一般的地形條件不復雜登山或者路況相對較差的情況。一般來說,這種鞋偏重於隔離來自鞋底的由於外力不均勻而產生的衝擊,所以腳感比較硬,不適合馬路等平坦或者路面較好的情況(抓地不足並且磨損嚴重)。國內專賣比較多見。

5.輕量穩定型:最近兩年誕生的品種,比較典型的就是ASICS著名的KINSEI金星系列,其本質就是將減震型和穩定型結合起來的一種跑鞋,這樣的鞋在BROOKS和索康尼中都有,只不過由於只有金星是在國內可以買得到的,所以最為著名了。此類鞋試驗性質更濃一些,比如金星一代的設計就被引入了ASICS最新的K15中。

二、如何根據自己的腳來選擇不同的跑鞋

選跑鞋,一般就是要在減震型或者穩定型中選擇一款,最簡單也最容易做的測試就是所謂的濕腳測試了。

首先,把腳在水中浸濕然後用毛巾擦干後在地板上踩出應該一個印跡觀察這個印跡你會發現三種情況

1你的腳前後兩個區域幾乎沒有連接,或者很少連接,說明你是屬於高足弓,通常屬於內翻型腳需要一雙緩震型的跑鞋。

2你的腳印呈現C狀,有一定的足弓,說明是你是正常足,你需要一雙有一定支撐和減震的穩定跑,緩震跑也同樣適合正常足。

3你的腳印幾乎看不出來有足弓,說明你是平足,你需要的是一雙控制型跑鞋,國內很少見。但是國內的話,選擇一雙好的穩定型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選購跑鞋的常見誤區

介紹了上面的基本知識相信所有人都對如何選擇跑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再介紹一下一般人選擇跑鞋中的幾個誤區做出解釋

1、跑鞋越軟越好

跑鞋絕對不是越軟越好的。跑鞋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體運動工學的精確理解,因為跑步的動作是比較單調的,跑步過程中,腳的接觸地過程是相對重復,簡單一點說,腳所受到的力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這麼一來,跑鞋生產商就可以就不同部位所受到的力的不同,針對性的放置支撐或者減震材料。所以,所有的好跑鞋都不是單純的整個腳掌的軟或者硬,而是針對不同部位來做出的不同材料的放置,讓足部在運動過程中得到恰當的支撐和緩震,從而保護膝蓋和脊柱不受到周期性應力的傷害。

2、訓練鞋=跑鞋

這可能是大家在挑選跑鞋的適合最容易產生的錯誤,我曾經多次看見很多人在挑選跑鞋時把所謂的訓練鞋也歸到跑鞋一類。這個,也是完全錯誤的。

其實訓練鞋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他們通常都是為了某一種或者是某一類的運動而誕生的。比如很多NIKE的後掌MAX的訓練鞋,他們很多都是為了籃球或者網球這樣的運動誕生的。由於訓練鞋通常不能作為實戰用對抗和強度相對正規鞋要小的多,所以保護措施要少的多,很少有訓練鞋采取高幫的款式,很多還增加了透氣的合成網孔材料,這一點就可以讓很多人誤以為訓練鞋就是跑鞋了。

說的訓練鞋,不得不說的就是NIKEFREE系列訓練鞋,作為NIKE最為成功的訓練鞋之一,其受到的誤解也是最多的,NIKEFREE從其設計思想上來說,只是為了鍛煉運動員的腿部肌肉用的,相信所有買過NIKEFREE訓練鞋的朋友都會知道,在所有FREE的鞋盒內部都有一張訓練說明書,上面很多已經寫的很明白,FREE其實就是一雙適合專業訓練的訓練鞋,他一般只能適用與專業的運動員或者普通人強度不大的跑步訓練(我記得是最長好像都不能超過30mins),對於一般的慢跑來說,FREE實在不能承擔這種任務了,由於FREE功能本身的限制,幾乎沒有任何的減震上的功能設置,其支撐效果也非常的差,所以跑過長時間對於膝蓋和脊柱會有很大的傷害。

3、非洲人光腳訓練都能拿冠軍,跑鞋根本不重要

這個可能是所有人看完我上面批鬥完FREE以後最想反問的了,所以我接下來就來回答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目前討論的跑鞋是慢跑鞋,而不是競賽鞋,一般的馬拉松鞋,其實構造一般都比較簡單,他一般也只需達到兩點就可以了,第一是輕第二是透氣。對於減震和耐磨的要求一般都不高,

為什麼專業運動員反而對運動鞋的減震要求不高?

因為一般的專業長跑運動員,其全身的肌肉和肌腱都非常發達,通常身上沒有多余的脂肪,所以對脊柱的壓力比較低,即使是長期光腳訓練,肌肉本身自己就可以抵消掉很多的有害作用力。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在比賽或者過程中,過多的減震帶來的重量是完全不必要的。而對於一般人來講,肌肉不可能發到到運動員那種的程度,所以脂肪的慣性如果不依靠好的運動鞋來抵消,是會對一般人相對比較脆弱的肌腱和骨架造成傷害的。跑步主要的傷害都是慢性傷害,也就是說,當問題凸顯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比較嚴重或者不可治愈了,所以請大家一定注意跑步中的對自己的保護!

在這裡像說一下的是李寧的超輕跑鞋,其實,這雙跑鞋,更接近與馬拉松運動所運用的馬鞋。其減震和支撐基本為0,所剩下的基本上就是透氣和輕量了。從李寧公司自己找來的代言人看來,他們也很了解這雙鞋在跑鞋大家族中的實際地位,所以特意找了一名馬拉松運動員來代言。

4、跑鞋越貴越好

跑鞋,絕對不是越貴越好,一般的專業跑鞋制作商,其制造的跑鞋都會分上上下下很多檔次的東西,比如ASICS光穩定系就從1400元一直做到了500元。這麼多跑鞋,其實只有適合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價格並不是衡量一雙跑鞋好壞的絕對因素。

5、復古跑鞋也等同於跑鞋

很多朋友就很喜歡穿一些復古跑鞋,比如AIRMAX系列。這樣一類跑鞋,其實更加接近與潮流鞋款,自從計算機技術被大量運用到運動鞋的設計以來,那些相對比較古老的跑鞋,就已經在人體工程學方面落後很多了。他們雖然是慢跑鞋,但是他們的技術已經落後太多,作為潮流鞋當然是成功的,但是再經典你也不能把他們兩個提升到同一高度上來進行比較。


精選文章: 戶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