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民間習俗多:“悠車育兒”源於防野獸

民俗

導讀 沈陽故宮大宴圖 大宴席間,武士“角牴”表演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悠車 沈陽故宮永福宮悠車 皇苑深宮內 民間習俗多 近400年前,深居沈陽故宮皇苑的皇親國戚們,每天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與老百姓有啥不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6月6日,有關專家揭開了這層神秘的薄紗—— 黏甜為主食 餐餐不離肉 滿族人是狩獵民族,所以,獸肉始終是滿族人餐桌上的美� ...

沈陽故宮大宴圖

大宴席間,武士“角牴”表演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悠車

沈陽故宮永福宮悠車

皇苑深宮內 民間習俗多

近400年前,深居沈陽故宮皇苑的皇親國戚們,每天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與老百姓有啥不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6月6日,有關專家揭開了這層神秘的薄紗——

黏甜為主食 餐餐不離肉

滿族人是狩獵民族,所以,獸肉始終是滿族人餐桌上的美味。其次,滿族人喜愛黏食、甜食。沈陽故宮內的達官顯貴們亦不例外。

據清代早期文獻《黒圖檔》記載,沈陽故宮內必不可少的糧食,有高粱、稷米(黃米,一種黏米)、小米、稗米、燕麥、粳米(江米)、小豆、綠豆等等。其中,稷米用來制作“麻花”和“撒糕”,磨細了之後做“黏米飯”;將黏米磨成面粉,制作各種形狀的“餑餑”(糕點),油炸“麻花”等等。這些食物,都是沈陽故宮內不可或缺的食品。

滿族先人早年生活在長白山區,狩獵、養蜂采蜜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長期以來,他們養成了愛吃甜食的習慣,比如“薩其瑪”、蜜漬山裡紅、蜜餞果脯等吃食,都是滿族人的最愛。所以,沈陽故宮內就設有“蜜倉”和“熬蜜房”。

養豬,是滿族人的傳統。逢年過節“吃福肉”。史料記載,沈陽故宮內原有10間肉樓,專門儲存豬肉等肉食品。此外,皇親國戚們還愛吃奶制品,以及各種腌菜。

史料記載,沈陽故宮的御膳房,設在鳳凰樓台上五宮的正宮清寧宮北側,“倉後阿母孫房東西所十四間”。“阿母孫房”即膳房。膳房位於如今沈陽故宮後花園碾坊、磨坊的後面,“宮倉”的兩側。膳房附近,還有10間肉樓。大清門外,尚有熬蜜房、放炭樓,東果樓、西果樓各五間,粉子房三間,蜜庫兩間。

吃肉必喝茶 汗王勸戒酒

滿語稱酒為“阿魯克艾”。滿族人自古嗜酒成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盡管努爾哈赤酒量極大,但他平時節律,從不貪杯。蒙八旗官員台吉瑣諾瑪因過失而被流放,行前心情郁悶,結果飲酒過量而死。努爾哈赤得知後,當即下令:凡飲酒過量者一律處罰,生活富庶的罰馬匹;中等人家罰牛;下等人罰羊。他還告誡臣民:嗜酒成性的人,無論多有錢、多有才華,便都一無是處了。喝酒無度的人,或是與人爭鬥,用刀傷人而抵命;或是從馬上掉下來,摔傷手腳、脖頸;或者引起家人的反感;或者耍酒瘋摔壞器具。盡管酒是糧食釀造的,但是如果餓了,喝酒能飽嗎?用糧食做飯,吃了可以充飢。那麼,為什麼不去吃飯,反而喝酒呢?過量喝酒害人不淺,愚蠢的人喝多了要喪命;聰明的賢人喝多了要敗壞德性。男人喝多了,媳婦必然會生氣;女人喝多了,姑嫂等人肯定瞧她不起。所以說,過量喝酒,會傷身體,為啥不戒掉呢?

既然滿族人愛吃肉食,那麼去膩的“茶”便必不可少了。

《龍江三記》記載,滿族人大宴賓朋時,客人坐南炕,主人先送煙,然後獻上“乳茶”(奶茶)。《清稗類鈔》記載,沈陽故宮中保留了喝茶的習慣。後金天聰、清代崇德年間,凡是擄掠、賞賜甚至陪嫁,都離不開茶。據記載,順治皇帝福臨的生母莊妃,每月要喝掉1.8斤“蒼溪茶”,可見用量之大。

婦女防野獸 孩子吊起來

對於滿族人來說,生兒育女是人生最為重要的頭等大事。皇室貴族更加盼望人丁興旺。努爾哈赤生子16人;皇太極有子11人。皇太極的11個兒子中,有4人在沈陽故宮內出生。他們是:皇八子(早夭)、皇九子福臨、皇十子韜塞、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滿族人的生育習俗頗有獨到之處。沈陽故宮鳳凰樓台上五宮中,皇八子生母宸妃海蘭珠居住的關雎宮、皇九子福臨生母莊妃布木布泰居住的永福宮內,如今依然可見吊掛在火炕上的“悠車”。這便是滿族人的“悠車育兒”習俗,即東北民俗“三大怪”中的第二怪“養活孩子吊起來”。“悠車育兒”習俗,源於滿族人狩獵遺風。

早期,處於氏族社會的滿族人以漁獵采集為生,女人也必須參與狩獵、采集山貨野果。將孩子放在家中無人照看不放心;帶在身邊又有諸多不便,況且山林中野獸頻繁出沒,危及幼兒生命。滿族婦女們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高招兒”:把孩子“吊起來”掛在樹上。於是,她們用樹皮、獸皮捆扎成籃袋,將嬰兒、幼童放入其中,然後用繩子高高懸吊在樹上,避免了野獸攻擊。《東陲紀行》中記載了滿族人“悠車育兒”習俗:“縫皮為囊,納兒於中,懸諸森林,歸而哺之。”這便是“悠車”的雛形。

仰殼睡扁頭 入睡聽歌謠

滿族孩子睡“悠車”時,媽媽要在棉褥上再鋪一個內裝谷糠的布口袋,俗稱“糠口袋”,對孩子來說既利水又去火,睡著舒適又少生玻孩子的胳臂、雙腿還要用布帶綁住,既防止孩子翻身從“悠車”中掉下來,又保證孩子肩平、胳膊腿直溜,有利於長大後騎馬射箭。再者,滿族人以後腦勺扁平為美。孩子被綁住後,只能仰殼躺著,以便睡出扁平後腦勺。滿族婦女哄孩子入睡時,都愛哼唱一首古老的滿族歌謠:“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寶寶睡覺吧!狼來啦,虎來啦,‘馬猴子’背著鼓來啦!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寶寶睡覺吧!你阿瑪出兵發馬啦!騎著大紅馬,挎上大腰刀,拉弓射箭本領大。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寶寶睡覺吧!大花翎子亮紅頂子,掙下功勞是你的呀!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寶寶睡覺吧1

故宮誕皇子 史料記“荒誕”

早夭的皇八子為宸妃海蘭珠所生。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時年26歲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比胞妹莊妃布木布泰晚入沈陽故宮9年。

清代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海蘭珠在居所關雎宮產下一子。由於皇後哲哲無子,又是皇太極的愛妃所生,皇太極興奮異常,開創了大清先例,在大政殿頒布“特赦令”:“今蒙天眷,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故而“大赦天下”,使之“鹹被恩澤”。皇太極所說的“皇嗣”,意即“皇太子”。於是,八方朝賀,帶來牛羊馬匹駱駝及各種土特產。皇太極大宴賓客,盛況空前。然而,好景不長,第二年的清代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皇八子不幸身染天花夭折。

皇九子福臨,即順治皇帝,出生於清代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卅日,《清太宗實錄》記載,福臨誕生時,紅光照耀宮闈,經久不散,永福宮的香氣彌漫了好幾天。《清世祖實錄》記載,福臨出生之前,其母莊妃便紅光繞身。更為神奇的是,福臨出生的前一天,莊妃夢見一位神人,抱了個孩子給她,說:這是一統天下的主子啊!上述史載,純屬做史的文人溜須拍馬,不足為信。

清代崇德六年(1641年),麟趾宮貴妃娜木鐘產下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後封為襄昭親王。同為鳳凰樓台上五宮的嬪妃,但待遇卻截然不同。娜木鐘產下皇十一子後,宮中並未舉行重大慶典。

生孩舊習俗 進入皇宮苑

滿族民間生育講究、禁忌很多。這些民間“規矩”,沈陽故宮中照樣遵守。

首先,是“洗三”儀式。要在皇子出生的第三天舉行。事先,由負責“守喜”的總管太監,將新生兒的“生辰八字帖”交給欽天監,推算出“洗三”的時辰及吉利的方位。滿族民間,在“洗三”時要有親屬女眷前往“添盆”。沈陽故宮中照樣“添盆”。但是,皇帝、皇後所送之物稱為“賞”,且不必親往;皇貴妃以下的嬪妃,以及近親的福晉、公主等,稱為“添盆”,比新生兒生母位號低的,必須親往道賀。“賞”或“添盆”的物件,一般是金銀錢、如意、八寶之類。負責“洗三”的,由內務府負責,要在中老年人中挑選兩人,民間稱為“姥姥”;沈陽故宮裡稱為“恭洗人”。

其次,是“升搖車”儀式。皇子出生9天之後,要舉行“升搖車”儀式。“搖車”事先准備完畢,稱為“吉祥搖車”。由欽天監選擇吉時後,在皇子入“搖車”之前,太監們要在“搖車”幫上貼“福”字、念“喜歌”,並持香在前引導。指定的人員將新生兒抱入“搖車”內。當天,皇帝、後妃等,都要賞送金銀麒麟等物,類似民間的“壓車錢”。

第三,“滿月”和“百祿”儀式。皇子出生一個月或百日(宮中稱“百祿之喜”)時,均要舉行相關儀式。當天,皇帝、後妃等仍有賞送賀禮。其中,滿月當天,還要給新生兒第一次剃頭。

第四,“試晬”儀式。晬,意為孩子周歲。沈陽故宮的皇子周歲之日舉行“試晬”儀式,對於皇親國戚們來說至關重要。亦稱“抓周之喜”。盛放抓取之物的器具叫“晬盤”。《國朝宮史》記載,“皇子周歲晬盤”所用之物為:“玉器二、玉扇器二、金匙一、銀盒一、犀杯一、犀棒二、弧矢各一、文房一份”。將這些物件盛放在繪有百子圖的紅漆盤(晬盤)內。儀式的時辰,仍由欽天監決定。吉時一到,皇子先抓何物,又抓何物,都要記錄下來奏報皇帝。這天,皇帝、後妃們的賞送比較豐厚,多為金銀玩器、衣帽鞋靴等。

民間健身事 皇帝親倡導

滿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在沈陽故宮中得以充分體現。

摔跤又稱“角牴”,滿族人稱之為“布庫游戲”。“角牴”不僅是軍事搏鬥訓練中不可或缺的項目,還是從民間到宮廷人人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清太宗實錄》記載,清代崇德二年(1637年)八月,在演武場演練完射箭之後,皇太極又命令:左翼、右翼兩隊各自派出力士,進行“角牴”。結果,右翼諸王、貝勒、貝子等人輸了,只好歸還左翼的一頭牛、兩只羊。

清代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皇太極在大政殿,召集內外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賞賜大宴,並觀看力士“角牴”表演。

“冰嬉”,是滿族人喜愛的體育運動。《滿文老檔·太祖》記載,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正月初二,努爾哈赤率領諸王、貝勒等官員及其妻妾,在渾河支流太子河上進行冰上體育活動。參加者既要在冰上快速奔跑搶球,又要用一只腳在冰上站立,另一只腳踢球。這種冰上體育活動,叫做“踢行頭”。當天,還進行了女人們的跑冰比賽。第一組是漢官妻妾36人,在終點18個地方放了銀子,一等20兩,二等10兩。跑在前面的18名女人都能得到銀子;落在後面的18人每人賞銀3兩。第二組是蒙八旗的16名福晉,終點8個地方各有銀子20兩,落後的8名福晉也能各得賞銀10兩。第三組由滿、蒙14名婦女參加,跑在前面的兩名福晉,各得到銀子20兩、黃金一兩的重賞;沒得獎的12名福晉,各賞銀5兩、黃金一兩。而後,努爾哈赤在冰河上舉行盛大宴會,款待前來參加“冰嬉”的眾位諸王、貝勒及其妻妾。

清代崇德七年(1642年)正月初八和正月十五,在渾河冰面上,皇太極連續兩次舉辦冰上盛會,還開展了“蹴鞠之戲”。


精選文章: 民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