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提島美麗的自然景色
6月11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法屬波利尼西亞塔希提島(Tahiti)的美麗景像。
1768年8月,詹姆斯·庫克船長、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和一些水手從英國起航,到塔希提島去觀察金星凌日。1769年6月3日,他們在塔希提島上的金星岬(Point Venus)如願以償地目睹了金星凌日。返航之後,庫克描繪了金星凌日的過程,但班克斯卻令人驚訝地對這一天文奇觀所言甚少。也許他是被塔希提島本身的奇景迷住了。
這幅照片是美國地球資源衛星7號(Landsat 7)上的增強型衛星專題制圖儀(The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於2001年7月11日拍下的,展示了塔希提島美麗的自然景色。塔希提島是太平洋板塊運動造成的一個火山鏈的一部分,由兩個部分——塔希提-努伊(Tahiti-Nui)和塔希提-艾提(Tahiti-Iti)組成,中間由一個地峽連接。
通過對島上岩石層的研究,地質學家們推斷出了塔希提-努伊可能的歷史。塔希提-努伊形成於大約140萬年前至87萬年前之間,原來是一個大致呈圓形的火山盾。在約86萬年前,塔希提島-努伊的北側和南側發生崩潰,在外圍剜出巨大的島唬北翼崩潰後不久,第二個盾狀火山開始形成。雖然塔希提-努伊現在具有一個相當對稱的輪廓,但實際上其北部要比南部更高。
降雨時塑造塔希提島地形的另一個因素。沉重的熱帶雨在塔希提島上雕刻出了一些深谷,有的深度達到1000米,像一堵堵近乎垂直的牆壁。雨水的侵蝕作用使塔希提的地貌變得極為復雜。大量的降雨也促進了植物的生長,塔希提-努伊和塔希-艾提都被郁郁蔥蔥的植被覆蓋。
雖然金星凌日是庫克帶領的英國探險隊的既定目標,但班克斯很可能對塔希提島的植物更感興趣。他從塔希提島、新西蘭、南美、澳洲和爪哇島上收集的植物標本涵蓋了大約1300個新物種,其中有一些著名的植物標本現保存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除了島上的植物生態群之外,塔希提島周圍還具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塔希提島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南部和西部邊緣的珊瑚礁最厚。珊瑚礁常常形成於塔希提島的水下斜坡。(思北)
.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icon_qzone, .icon_renren{background:url(http://i3.sinaimg.cn/dy/deco/2012/0509/icon_4.png) no-repeat 0 0;display: inline-block;vertical-align: middle;width:24px;height:24px;margin-right:8px;margin-top:-4px;} .icon_qzone {background-position: 0 -50px;} .icon_renren {background-position: 0 -100px;}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0 -150px;} .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0 -2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