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爾塞提河流域在洪水和山體滑坡過去之後的景像
5月3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尼泊爾塞提河流域在洪水和山體滑坡過去之後的景像。
2012年5月5日,尼泊爾塞提河流域發生了一次災難性的洪水和泥石流,大量的岩石碎片填入了尼泊爾塞提河河道。這次泥石流是由約29公裡之外的喜馬拉雅山脈上的一次岩崩引發的山體滑坡造成的。
崩落的山體在下滑的過程中不斷聚集動力,並在沿途裹挾大量碎石、泥土、積雪、冰塊和冰川粉粒。其中的大部分冰雪在下滑過程中因為摩擦力而融化。部分崩落物經由陡峭的峽谷滑向塞提河,形成一股流動迅速的泥石流。泥石流進入塞提河之後導致河道淤塞,被觀測者形容為“像一個沼澤”。
河流淤塞導致塞提河河水最高水位驟然上漲,洪水湧入卡拉巴尼村(Kharapani)下游10公裡的博克拉(Pokhara)地區。河流上下游水位總落達到差約6,100米。
塞提河上游河谷在三四月間也曾經發生過一次山體滑坡,其殘余物可能也加重了此次泥石流的嚴重程度。上一次的山體滑坡造成塞提河淤塞,形成一個泥壩中的小湖,而這一次來自上游的洪水和泥石流突然洶湧而來,衝破了泥壩,導致一次合並的大洪災。
上面這幅照片是美國地球觀測衛星1號(EO-1)上的先進陸地成像儀(ALI)於2012年5月20日拍攝的,顯示了塞提河河道在洪水退去之後殘留的泥石流。相比之下,連接塞提河與卡拉巴尼村的一條支流顏色顯得更深。這條支流類似此次洪水之前的塞提河:蜿蜒於植被掩映的泛濫平原中的一條狹窄河流。(思北)
.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icon_qzone, .icon_renren{background:url(http://i3.sinaimg.cn/dy/deco/2012/0509/icon_4.png) no-repeat 0 0;display: inline-block;vertical-align: middle;width:24px;height:24px;margin-right:8px;margin-top:-4px;} .icon_qzone {background-position: 0 -50px;} .icon_renren {background-position: 0 -100px;}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0 -150px;} .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0 -2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