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昆卡 古老而安靜平等而敞開

景點

導讀 如愛情一般,優雅而斷腸。 時而殘酷,時而細嫩得像一只剛出生的狼崽。 這是西班牙詩人卡米洛·何塞·塞拉心目中的昆卡。 沒有中世紀的鐘聲,沒有瘋狂的宗教戰爭,羊毛業迅速擴張的高潮也已銷聲匿跡。走出聖巴布羅修道院,我所知道的昆卡,卻是從一只狗開始: 陽光普照的阿方索八世大街,年過中年的西班牙大叔閑坐在街邊的餐桌,開始一天慵懶的生活。毫不 ...

如愛情一般,優雅而斷腸。

時而殘酷,時而細嫩得像一只剛出生的狼崽。

這是西班牙詩人卡米洛·何塞·塞拉心目中的昆卡。

沒有中世紀的鐘聲,沒有瘋狂的宗教戰爭,羊毛業迅速擴張的高潮也已銷聲匿跡。走出聖巴布羅修道院,我所知道的昆卡,卻是從一只狗開始:

陽光普照的阿方索八世大街,年過中年的西班牙大叔閑坐在街邊的餐桌,開始一天慵懶的生活。毫不起眼的市政大樓會議廳早已開門,幾個中國人正爭先坐到主席台位置模仿領導發言,而美麗的尼維斯·莫赫德意氣風發,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傳授城市遺產保護經驗。主人外出不在家,市政廳隔壁的鄰家小狗已經耐不住寂寞,它像一個運籌帷幄的指揮官佇立在自家的窗台,一會調皮地“起哄”,一會又害羞地躲藏起來。

這是古老而安靜,平等而敞開的昆卡:沒有什麼比日常生活更嚴肅和重要的事了。

這讓我想起似曾相識的電視畫面:氣質女議員總喜歡一邊喂奶或者一邊織羊毛,一邊普世論道、磋商政事。在昆卡,關於未來發展、經濟大勢的談論就好比拉家常,只是吃一份燉肉,只是喝一杯拉曼查的紅酒,然後等待日落,各自回家。

人類遺產、空氣指數……聞名而來的旅行者,總是習慣以這裡為模板,辯證自然生態、城市規劃的正面與反面;不想背井離鄉、遠離馬德裡的昆卡人,卻習慣這麼多年來上城與下城,來回在新城與古城之間過著真實而瑣碎的日子。

靜悄悄的夜讓昆卡看上去更像一座神秘的虛構之城。

偶爾有一輛汽車緩慢開過。走在古城的石板街上,走得快,可以聽到腳步的回聲和同伴的喘氣聲,彩色的街燈會把你長長的影子拉到沿街老教堂的雕花牆上。

就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也願意像古城裡那些瀟灑的岩石一樣不動搖,或者站成一棵樹,或者在這裡做一個只說普通話的長久隱居者。

即使有時候,我會為沒有邂逅一個塞拉筆下的埃斯特拉馬杜拉農民而感到悲傷。

建築,療愈了歷史世代的傷痕

在峽谷對岸,眺望昆卡古城,昆卡像一個岩石上的天空之城。

建築可以是一個敘述載體,一個療愈的空間,比如在西班牙昆卡。這種療愈足夠抵御來自歷史世代的傷痕,也可以驅散作為一個現代人對過去的無知和寂寥。如果不是親身抵達,我會相信所有對昆卡的描述只是小說裡的一座虛構之城:在那裡,不用穿越,人們就生活在歷史之中;在那裡,我們不用竭力去探求和重塑一座城市的文化孤本,它們不僅陳列在博物館的櫥窗中,它們就是你時刻腳踏著的這塊土地,就是你時刻呼吸的每一立方摩擦古老城牆的空氣。

城市檔案

西班牙昆卡位於喬卡河和胡卡河交彙處,它的起源和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711年穆斯林統治時期。1177年9月21日,昆卡被阿方索八世帶領的基督軍隊所攻占。在15世紀的前期,昆卡成為當時有名的紡織中心,出產羊毛等產品。1588年發生的瘟疫大大影響了隨後幾個世紀昆卡及西班牙其他內陸城市的發展。19世紀,西班牙被劃分成多個省份,而昆卡城就成為了昆卡省的省會了。昆卡古城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由於河川衝刷侵蝕而成的斷崖險壁的壯觀景致,還讓它被稱為“中了魔法的城市”。

昆卡啟示錄

可借鑒的人類遺產保護樣本

昆卡古城區夜景。

如今昆卡分為高城和低城,高城也就是昆卡的古城部分,新城從19世紀開始迅速發展而成。古城由於防守的原因,建於兩個中間高處崎嶇的岬角上。

置身於昆卡這座城市,除了好奇迷人的建築風光,還會驚嘆整座古城人們生活與世界遺產和諧相融。如何對人類遺產進行保護和利用?昆卡一定是一個可供借鑒的典型標本。

這裡不用圈地修門票,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跡和歷史中展開,世界遺產不是塵封的軀殼,人的活動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應該說,這得益於完善的世界遺產保護制度。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