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我飛向印度洋上那個憧憬中的小島。毛裡求斯航空的飛機很有特點,機內裝飾頗具海洋氣息,讓人還未出發就已感受到那個非洲島嶼的色彩。我在飛機上迎來了異國火熱的夕陽,時間仿佛停止了一般,暖暖的粉紅色從舷窗溫柔地溢入座艙……毛裡求斯不僅僅有陽光、沙灘和奢華酒店,它帶給我的,是一片色彩繽紛的伊甸園。

毛裡求斯
彩色小鎮
我預訂的是一家坐落在海邊的小酒店,第二天一早,酒店貼心地贈送了一頓“毛式”早餐,其實就是普通的法式面包蘸果醬。之後的一個月裡,這種長面包成了我最常吃的口糧。當地早市上能看到各式各樣奇異的蔬果,有一種鴨梨,集鮮艷的紅色、綠色和檸檬黃於一身。毛裡求斯是一個重稅的國家,因此蔬果價格十分昂貴,通常是論個賣的。
小鎮的生活十分平靜,街上四個輪子的車不多,大部分居民以自行車代步。毛裡求斯是個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能看到好幾種風格迥異的宗教建築:伊斯蘭教的建築是塔形的,一彎明月照耀著塔頂;基督教的教堂早年被帶入小島,湛藍的天幕下,婆娑的椰影輕柔地映在教堂明黃色的石壁上,鐵十字架在一旁靜靜矗立著;印度教的神廟則五彩繽紛,仔細端詳,塔身上刻畫的錯綜復雜的人物,細節十分豐富,甚至每張臉都有不同的個性,十分耐看。
這是一個與世無爭的海島,到處一片平和,可以看到安詳地靜坐在街角沐浴陽光的老者、海邊穿著艷麗服飾閑聊的婦人、街邊小路上在暖暖的晨光中漫步的一對雞,即使是一只普通的麻雀,浸在奶油色的晨光中,似乎也顯出幾分不俗的氣質……熱帶國家最吸引我的,就是那種安閑、自由的生活氣息。
小鎮唯一的公車站建在海邊, 乘巴士從Mahebourg鎮到首都路易斯港大概需要2 小時。路易斯港的氣氛與Mahebourg鎮明顯不同,不過即使是首都,街上也還是穿著傳統服飾的人更多些,女性的頭發如果是中分,中間的發線一般會染成橘紅色,眉心中間點一紅點;老者身上只裹著一塊布作為衣飾,自然而柔軟地下搭,幾乎拖地。
一位眼神深邃的姑娘,裹著傳統的頭巾,卻戴著時尚的墨鏡,十分混搭。也有完全是現代時尚裝扮的姑娘,但五官和眼眸中卻還是透露出一股當地特有的神秘氣息。街邊瘦高黝黑的男子望著遠方,身邊的小攤上擺著許多小紅果子,搭配幾片綠葉放在小白盒子裡,有著簡單的美麗。烤花生的老奶奶撐著綠色的陽傘,烤出的花生居然是紫色的!豆綠色的葉子鋪在金屬盤上,更顯出紫色的跳躍,頗有幾分時尚味道。
沿著集市一路閑逛到深處的唐人街,舊房子十分破落,鏽跡斑駁的鐵皮牆上掛著寫有中文的鐵牌,房頂的舊鐵皮一張蓋著一張,如同補丁摞著補丁的舊衣裳。說是唐人街,建築風格卻與中國大相徑庭,除了能看到中文,再也嗅不出一點中國味道。行走半天,已經飢腸轆轆,路邊有家餐廳名字極有氣場,叫做“大廣東酒家”,正好試試毛裡求斯的中餐。餐廳裡擠滿了各種膚色的人,牆上掛著傳統的中國山水畫,而菜色卻已經過改良,加入了毛裡求斯的口味,吃起來有全新的感覺。

夢中伊甸園
黑色燈塔島
燈塔島是Mahebourg鎮能夠遠眺得到的3個外海荒島之一,棲息著數種美麗的海鳥和無數海螺,唯一的人工建築是一座燈塔,此外基本上全是嶙峋怪石。外海的浪翻卷著,一波又一波地衝刷著這些漆黑的岩石,形成一排排錯綜復雜的峭壁,仿佛是天然的壁壘。千百年來,峭壁下形成了無數的溝壑孔洞和暗道,也許是有暗道連接的緣故,有時一個巨浪襲來,離海邊數米遠的一些孔洞會低吼嘶叫著突然朝天噴起水柱;如果打向岸邊的浪稍小,則會有白色的水霧奔湧而起,此時整個島嶼像一頭沉睡的鯨魚,低沉地喘息著……
島上有一種小型的海螺,顏色和花紋變化多端,灰白,藍灰,粉紅,像繽紛的糖豆般散落在整個島嶼上,或棲息於石洞中,或爬行在植物的莖葉間。礁石間,耐鹽堿的植物倔強地生長著,帶著明顯的被風浪侵蝕的痕跡。有一種小型的多肉植物,長著圓柱形的小葉子,或鮮綠,或橙色,或棕紅,根系靜靜抓牢岩石上淺淺的沙礫和碎貝殼,頑強地由點連成片。它們被狂風和海水一遍遍摧毀,又一遍遍重生,讓人感知生命力的強大。那些枯死的枝干不知經過了多少年,斑駁的表皮慢慢褪去,露出一片慘白,卻不朽,當年飽含生命的根系仍舊牢牢地附著在礁石之上,而它們腳下,新的生命已經一點點蔓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