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展示了北冰洋冰蓋上的裂口,海水表層的甲烷從這些裂口釋放到空氣中
5月10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展示了北冰洋冰蓋上的裂口,海水表層的甲烷從這些裂口釋放到空氣中。
北極區儲存著大量的甲烷——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區蘊藏的甲烷有可能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研究人員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知道,北極區的凍土和海洋沉積物(包括天然氣水合物)中蘊藏著大量的甲烷。但現在,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埃裡克·科爾特(Eric Kort)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北冰洋本身就是甲烷的一個潛在來源。
上面是科爾特拍攝的一幅照片,顯示了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北冰洋冰蓋上的裂縫。在2009-10年的五次研究飛行中,科爾特和他的同事通過測量發現,北冰洋上空地低層大氣中甲烷濃度有所上升。
他們發現,北冰洋上空低層大氣中的甲烷水平是比正常水平高出約半個百分點。那麼,增加的甲烷來自哪裡呢?研究小組沒有在空氣中檢測到一氧化碳的存在,這表明這些新增的甲烷不可能來自於人類的燃燒活動。考慮到檢測到甲烷濃度上升的時間、地點及甲烷的性質,它們也不太可能來自高緯度地區的濕地或地質儲層。
通過仔細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增甲烷的潛在來源:海洋表面。北冰洋冰蓋面上分布著一些裂縫和開口,海水表層中的甲烷可以通過這些這些裂口釋放到大氣中。
科爾特指出,科學家以前曾在北極表層水中測量到高濃度的甲烷,但沒有人想到這些溶解的甲烷會釋放到大氣中。研究人員尚未弄清這些甲烷是如何產生的,但科爾特懷疑北極表層水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罪魁禍首。
“隨著海冰大面積融化,更多的水面暴露出來,甲烷的產生量可能會增加,從而導致釋放到空氣中的甲烷增多。”科爾特說。(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