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山留尼旺 駐足看被凝固的風景

遊記

導讀 海上有仙山—印度洋南緯21°、東經56°的小島留尼汪,保不齊就是《指環王》中霍比特人的故鄉夏爾村。造物主留下壯闊驚人的奇跡和寧靜恬美的田園,那可是治愈心靈的魔藥。而現實中的霍比特人—留尼汪人在此享受著生活中的簡單快樂。 留尼旺 我面對的風景,曾經撼天動地,烈火升騰在天地之間。歲月過往,流動的熔岩凝固成這星球上最獨一無二的壯美,和自然力量 ...

海上有仙山—印度洋南緯21°、東經56°的小島留尼汪,保不齊就是《指環王》中霍比特人的故鄉夏爾村。造物主留下壯闊驚人的奇跡和寧靜恬美的田園,那可是治愈心靈的魔藥。而現實中的霍比特人—留尼汪人在此享受著生活中的簡單快樂。

留尼旺

我面對的風景,曾經撼天動地,烈火升騰在天地之間。歲月過往,流動的熔岩凝固成這星球上最獨一無二的壯美,和自然力量的最張揚證據。

激流勇進在雲端

Over the clouds

懸崖深谷處是雲霧的故鄉,那雲霧說來就來,瞬間遮住了藍天,流動如奔馬,靜止若牛奶,或纏在山腰,或湧動在谷底,纏綿悱惻得至情至性,看得人如痴如醉。

懸崖深谷

“你瞧,我不再孤單了,”我的留尼汪向導埃尼斯(Enis)頗為高興地說,“為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成立了國家公園,我可是最初的兩名管理人員之一,現在這裡有80多名志願者了。”

順著他的目光向遠處望去,飄逸的雲霧纏繞著深藍色的高山,山下寬闊平坦的盆地良田萬頃,村落房舍點綴在叢林間,幾頭“神牛”在山坡上悠然地吃著草,恬淡靜謐,如詩如畫。這裡便是2010年和中國的丹霞地貌一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留尼汪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 Reunion),是個包括了火山,冰鬥與峭壁的景色獨特、無與倫比的地質公園。

對於小島留尼汪,42%的面積一下子就被囊括進了國家公園,但對外來者來說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富爾乃斯火山(Piton de la Fournaise)山頂。

被稱為仙島

這座火山一直處於活躍期,從1640年開始,總共噴發了174次,最近一次“發火”是在2007年,場面蔚為壯觀,持續噴發了一個月,被列為人類歷史上十大劇烈噴發火山之一。能如此近距離接觸火山,我自然要去一探究竟。雖然我就知道是去山頂參觀一個大坑,要是心裡一直想能看到火山噴發該有多難得,可理智又告訴我當到達山頂,正值火山爺爺“發火”那可就糟了,真是矛盾呀。

為了前往火山山頂,我和埃尼斯沿著通往留尼汪國家公園的5號森林公路盤山而行。隨著海拔的升高,明顯感覺到氣溫的變化,當然還有植被的不同,我好奇地打量著路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各種植物。

面對大地的奇跡

車子在半山腰,好像在濃霧中激流勇進。向下望去,懸崖深谷處是雲霧的故鄉,那雲霧說來就來,瞬間遮住了藍天,流動如奔馬,靜止若牛奶,或纏在山腰,或湧動在谷底,纏綿悱惻得至情至性,看得人如痴如醉。山谷的名字叫“Nez de Boeuf”,深達幾百米的崖壁,拔起於河岸之上,氣勢磅礡,蒼勁雄渾,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不知不覺山靄霧氣沾濕了衣襟,這才戀戀不舍離去,驅車繼續向山頂駛去。

礫石塊爬上火山口

隨著海拔高度標記的不斷增加,盤旋的公路終於結束了,我們開進了博爾穆拉村,路旁濃密的植物逐漸被赭紅色光禿禿的地表所取代,我們已經進入火山熔岩的勢力範圍了,也進入了這個星球上最活躍的火山帶。

終於到了山頂,我失望地發現根本沒有火紅的熔岩、不斷冒出的岩漿,只有一個巨大空曠的盆地,中間是熔岩凝固後灰黑色的環形山,陡壁如同刀削過一般,腳下鋪滿黑色的礫石,很難想像它們曾經達到過3000℃的高溫,如今卻靜靜地躺在那裡,覆蓋著厚厚的青苔。但我知道,它不動聲色的外表下也許正積蓄著力量呢,可不敢小覷。

眼前這安安靜靜的環形火山和想像中完全不同,看到我略失望的表情,埃尼斯笑著告訴我,留尼汪的火山雖然很活躍,但噴發沒有什麼規律,每次持續時間也不長,那些壯觀的火山噴發場面照片要麼是“蓄謀已久”,要麼是走了大運的家伙,才可以拍攝到的。

火山邊緣用圍欄圍起,一個當地小女孩兒正好奇地從望遠鏡中觀察環形山的最高峰,面對這些輕松的游客,我卻不禁聯想起當人類初面火山噴發時,眼前直達天際、熊熊的火龍之後,接著濃烈的煙霧升騰起來,一定驚恐萬狀。那該是怎樣一種對大自然偉力的臣服和驚駭呢?

可也許,對自然造物的敬畏卻是人類本該銘記在心的永恆情感。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