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顯示了格陵蘭東部的一條冰川,該冰川流經一個由冰雪運動造成的狹長谷地入海

“混合冰體”的近景
5月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組衛星照片,展示了北極區的“混合冰體”景像。
全球變暖對北極區產生了特別強烈的影響,但對它對北極冰蓋的影響即不穩定也無法預見。有一些冰川正在分裂出冰山,導致格陵蘭冰蓋以驚人的速度流失;其他冰川幾乎沒有移動;少數的冰川正在變厚。
美國宇航局的“冰橋行動”還在繼續,研究飛機再次飛越北極區,對那裡的冰蓋作健康評估。上面這兩幅照片是科學家在研究飛機上拍下的,拍攝時間分別是4月25日(上)和4月14日(下)。
“冰橋行動(IceBridge)”開始於2009年,全部任務為期6年。空中觀測使科學家能夠對北極冰蓋的復雜動態保持監視。2003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ICESat衛星(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的縮寫),開始了對北極冰蓋的觀測,之後於2009年停止。“冰橋行動”接替了ICESat衛星的任務。2016年,美國宇航局將發射ICESat-2號衛星,屆時冰橋行動將結束使命。
除了了對北極冰蓋動態的觀測,“冰橋行動”任務的研究飛機還能收集對氣候建模有用的數據,包括對冰蓋下面的地形和冰層的厚度。
第一幅照片顯示了格陵蘭東部的一條冰川,該冰川流經一個由冰雪運動造成的狹長谷地入海。在冰川入海處,有一片被冰山包圍的浮冰。這些由冰山和浮冰構成的冰層被稱作“混合冰體(ice mélanges)”。了解這些“混合冰體”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有證據表明它們能夠使冰川入海的速度放慢。
第二幅照片顯示了另一處“混合冰體”的近景。照片中央的藍色區域可能最近一次裂冰活動的產物。由於冰川活動,這裡的冰層似乎更薄,更透明。因為從冰川流出的海冰下面一般呈現為藍色,而這片剛剛從冰川中分離出來的海冰呈現出這種渾濁的顏色,顯得非同尋常。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冰橋行動”將增加飛行次數,並飛越更遠的距離。最近,“冰橋行動”小組還與歐洲航天局的飛機共赴北極,以驗證歐洲航天局地球科學衛星CryoSat-2觀測到的的冰層厚度。(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