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婚禮

民俗

導讀 八百位親朋好友見證,百名廚師全心烹飪,上百萬婚禮花銷,成千上萬的鮮花環繞⋯⋯我有幸在印度趕上了這樣一場無與倫比的婚禮。除了奢華的婚禮,嫁妝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印度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百萬甚至千萬的嫁妝成為女方父母最大的負擔,比較貧困的家庭嫁女兒基本要傾家蕩產。 邂逅印度教婚禮 身兼作家與心理分析學家的柯卡爾說 ...

八百位親朋好友見證,百名廚師全心烹飪,上百萬婚禮花銷,成千上萬的鮮花環繞⋯⋯我有幸在印度趕上了這樣一場無與倫比的婚禮。除了奢華的婚禮,嫁妝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印度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百萬甚至千萬的嫁妝成為女方父母最大的負擔,比較貧困的家庭嫁女兒基本要傾家蕩產。

邂逅印度教婚禮

身兼作家與心理分析學家的柯卡爾說:“要是世上有足夠的火箭和宇宙飛船,我敢說第一場大型太空婚禮肯定會是印度人舉辦。在印度舉辦婚禮,不僅是向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看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辦到最好,讓鄰居和親朋看了之後,捶胸頓足。”

印度婚禮的視覺效果和奢華程度早已聞名遐邇,盡管西方文化不斷融入,但印度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婚禮儀式與習俗。雖然印度婚禮飽受爭議,也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並且未能擺脫奢侈俗套,但在日益劇變的今天,它依舊繼承著最傳統的儀式,這足以引人前往,探個究竟。2010年初,我踏遍北印尋覓神秘而壯觀的盛大婚禮,可惜運氣不佳,長達30多天的旅行竟未能如願,這次的遺憾更激發我對印度婚禮的好奇心。2011年初,再次前往印度,這次好運降臨,剛抵達南印科欽的第一天,便得知翌日將有一場盛大的印度教徒婚禮,擇日不如撞日,婚禮前夜我便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這場與眾不同的婚禮中。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教,其教徒人數眾多。印度教徒的婚禮過程非常繁瑣,禮儀和典禮通常要延續兩三天才算完成。說到這兒,也許你會認為這與我們以前的婚嫁習俗並沒什麼不同,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婚禮前的完美夜曲

按照習俗,在婚禮前夜,新娘的父母要在家裡舉行一個小型典禮,以此表示對新郎家人和親屬的歡迎。從婚禮前夜典禮上的人數、排場和裝飾判斷,舉辦婚禮的雙方應該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出於禮貌,我試著詢問主人能否可以參加婚禮並拍照,對方特別熱情地邀請我加入其中。同行的印度朋友告訴我,在印度一個微笑、幾句祝福,便是參加婚禮最有效的“通行證”。

對於大多數印度人來說,出席婚禮的人數越多,主人的臉上越發光彩,龐大的禮賓隊伍對婚禮主人而言是一件很有面子的樂事。我參加的這場婚禮,人數大概800多人。新郎的父親驕傲地告訴我:“我家的這場婚禮早在半年前就開始准備了,兩個月前向親朋好友發出邀請。在婚禮舉行前幾天,親朋好友就陸續從全國,甚至世界各地趕來分享新人的喜悅。”
婚前典禮開始前,新郎的哥哥熱情地領著我來到廚房,只見一百多名幫廚在擇菜、洗菜、燒茶和准備甜點。兩名正在切割芭蕉葉的廚師吸引了我的目光,見我一副不解的樣子,新郎的哥哥介紹說:“這是賓客們晚宴時用的碗和碟,米飯和菜都要放在芭蕉葉上,一方面芭蕉葉能讓飯菜吃起來有種特殊的清香,另一個原因就是參加婚禮的人數太多了,用芭蕉葉當盤子不僅可以免去清洗餐具的工序,還十分環保。”

在婚禮前夜,新娘還要舉行紋圖儀式。新娘的未來婆婆會點下第一筆手繪圖案,之後新娘的親戚們就開始在新娘手上紋圖。在新娘紋圖期間,參加儀式的婦女們會唱著傳統歌曲,跳著傳統舞蹈,如同過節一般慶賀。新娘手繪的圖案很有講究,許多花朵都代表了對新娘“多子多福”的祝福,孔雀和荷花是印度的國鳥和國花,像征著美麗、富貴,揚起鼻子的大像則代表家庭繁榮和好運。7個小時之後,紋圖的最後一筆順利完成。我從參加手繪的一位新娘女伴口中得知,她們剛剛把新郎的名字隱藏在新娘的手繪圖案中,明天只有在這些圖案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新郎才可以開始甜蜜的新婚之夜。

婚前典禮上奢華的布景、考究的器具、精致的配飾以及主人似火的熱情剛好與婚禮主題完美呼應。婚禮前夜奏響的這首喜慶祥和的夜曲,讓我懷著難以抑制的興奮,期盼明天盛大婚禮的到來⋯⋯

新娘梳妝新郎迎親

婚禮當天,為了搶先拍到最真實、最新鮮的婚禮場景,我早早便來到婚宴大廳,與人頭攢動的隊伍一同翹首企盼,迎接這場非比尋常的儀式。

天還未亮新娘已開始梳妝,首先是搭配服裝。雖然印度各地對婚禮服裝樣式和顏色有不同要求,但大多數新娘都是穿金邊的紅色和白色婚紗,因為白色像征純潔,而紅色像征生活富裕和人丁興旺。新郎一般穿白色上衣,下身穿著寬松的褲子,頭上戴著精致的頭巾和鮮花。新娘穿好婚紗,姐妹們就開始為她化上美麗的妝容、佩戴金光閃爍的頭飾和珠寶,整個流程下來需要一個上午的時間。

正午時分,新郎引領一批壯觀的迎親隊和西式鼓號隊,一路上唱唱跳跳,吹吹打打來迎娶新娘。當新郎和迎親隊抵達後,新郎要把朱砂塗在新娘的頭發分縫處,朱砂最好是水狀的,讓它流到額頭上一些,這樣像征著夫妻可以相愛到老。新娘的親友則要急步上前,向新郎獻上珠寶、兩套絲綢衣服、美酒和用酥油、酸奶、蜂蜜及糖做成的甜食。

迎親隊伍回來後,此時祭司已把大米、樹葉、燕麥、玫瑰花瓣等像征財富、健康、幸福、繁榮的各種祭品擺在祭壇上。新郎和新娘在各自的親屬陪同下,走上婚禮台,婚禮正式開始。

傳統儀式見證幸福

婚禮一般從點燃聖火開始,婚禮儀式有繁有簡,但是牽手儀式、戴聖線儀式和繞走聖火儀式是必不可少的。牽手儀式上,新娘的父親把女兒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表示他已把女兒交給了新郎,這點與我們相同,都借鑒了西方文化。然後開始祭司誦經並把男方的衣服和女方的紗麗綁在一起,像征他們的結合。

接下來是戴聖線儀式,祭司把他帶來的一條金黃色的繩子遞給新郎,新郎將其環繞在新娘的手腕之上,這就標志著新娘已經出嫁,而聖線將終身陪伴出嫁的婦女。而後新人互獻花環,並為對方戴上戒指。按傳統習俗,印度新娘會在結婚當日收到“腳趾環”,而非戴手上的戒指, 在印度腳趾環代表忠貞不二。我參與的這場婚禮,由於雙方家庭條件非常富裕,新娘自然也很幸運,不僅收到了腳趾環,同時還與新郎互換了戴在手上的戒指。

根據印度教傳統,整個婚禮從頭到尾都要由Agni(火神)見證,沒有請火神到場的婚禮就不算是印度教婚禮,所以繞走聖火儀式非常重要。新人首先要面對面坐在燃燒的火盆旁邊向火神祈禱,賜予自己未來婚姻生活燦爛光明和無限能量。其次,還要在祭司的祈禱聲中往火盆中投擲香木段、糖、大米、燕麥、豆子、酥油和樹葉等物品供奉,以示崇敬,同時祈願婚後的幸福和健康。祈禱結束後,新娘跟隨新郎圍著火盆順時針繞七圈,每繞一圈,祭司都向火神祈禱賜予這對新人豐衣足食、早生貴子、同甘共苦、保護夫妻倆的孩子、保佑夫妻白頭偕老、一生為彼此的朋友。

幾項重要的儀式後,婚禮接近尾聲,新娘要喂新郎滿滿五口印度糖果吃,代表照顧丈夫並給全家做飯是她應盡的義務。然後新郎再同樣喂新娘糖果,說明供養妻子和全家是丈夫的責任。此時,雙方的親戚給新人額頭點上紅點,並向他們拋撒大米,祝願他們能長久、幸福地生活,此刻婚禮儀式正式結束。

有幸全程參與了這場帶有宗教特色的盛大印度婚禮,它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感動與驚喜,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如果有機會請一定要帶著笑容,去親身感受一下傳說中的印度婚禮。

印度嫁女兒很苦惱

在印度女兒出嫁,父母必須准備好豐厚的嫁妝,否則就很難嫁出去,這就是印度至今尚在流行的嫁妝制度。對於上流社會來說,嫁妝不僅包括綾羅綢緞、金銀首飾,還包括小汽車等。結婚時嫁妝不足的新娘,不僅會遭到別人恥笑,婚後還會受公婆及丈夫的折磨,因此嫁妝成為印度女孩父母的沉重負擔。嫁妝的多少不僅取決於女方的家庭狀況,也取決於男方的家庭和社會地位,未婚夫的社會地位越高,身價也越高。

因此,女方的父親只能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去挑選女婿。選定女婿後最重要的事情是與男方家長磋商,就嫁妝的多少討價還價。此外,按照印度的傳統風俗,舉行結婚儀式的費用也是由女方承擔,為此許多家庭不得不舉借外債,即使有錢人家,若有三四個女兒,也會被嫁妝弄得傾家蕩產。


精選文章: 民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