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黑鑽石產自遠古超新星爆發

地理雜談

導讀 奧爾洛夫黑鑽(Orloff Diamond) 科技訊 1月31日消息,黑鑽也稱“黑金剛石”,外表黑色多孔,僅產於巴西和中非。科學研究發現和一般的金剛石不同,這種鑽石並非產自超基性岩,而是外太空。 當黑金剛石被首次挖出地面時看上去並不起眼,也很難將其與其它鑽石區分開來。它們和其它鑽石一樣具有最高的硬度,並且也和其它鑽石一樣被進行打磨制成寶石。讓它們顯得與眾� ...

奧爾洛夫黑鑽(Orloff Diamond)


科技訊 1月31日消息,黑鑽也稱“黑金剛石”,外表黑色多孔,僅產於巴西和中非。科學研究發現和一般的金剛石不同,這種鑽石並非產自超基性岩,而是外太空。

當黑金剛石被首次挖出地面時看上去並不起眼,也很難將其與其它鑽石區分開來。它們和其它鑽石一樣具有最高的硬度,並且也和其它鑽石一樣被進行打磨制成寶石。讓它們顯得與眾不同的一點在於它們的起源:這些鑽石來自宇宙。地球上的大多數鑽石的成因是碳元素在火山下方被擠壓和加溫的結果,而這種多孔的黑金剛石則是超新星爆發時的產物。

科學家第一次懷疑這種黑金剛石並非產自地球是由於這種礦物不同尋常的分布特征。盡管全球各地很多地方都產出金剛石,但目前僅在巴西和中非兩國境內發現過黑金剛石。但是這兩地都沒有任何其它典型金剛石產地所具備的自然地質條件——這就意味著這種金剛石可能並非是常規的地質作用形成的,而是有著其它不同的成因。

有兩件事促使研究人員們將他們探尋黑金剛石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氮和氫。研究人員使用紅外光譜儀對這種礦物中的這兩種元素進行了觀察。他們將礦石加熱並觀察其產生的光譜。研究的結果發現黑金剛石中的氮元素呈單原子分布存在,而不是和其它常規鑽石中那樣成結合態。研究還發現有很多氫原子覆蓋在礦物表層之上。總結起來就是說,光譜分析得到的分析結果很像是一顆產生於超新星爆發後的隕石所應當具備的光譜輻射和吸收特征。

這一發現揭示了地球地質歷史上的驚人一瞥:在過去的某一時刻,我們的地球曾經和一些在20~30億年前發生的超新星爆炸產生的碎屑發生過接觸。在這場劇烈的宇宙爆發中幸存的一些細小碎片隕落在了地球之上。或許這塊碎片當時的直徑有1英裡寬,但當它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碎裂成了大量碎屑,落在了今天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這些歷經磨難墜落宇宙一隅一顆小小星球上的碎屑體經過歲月侵蝕已經所剩無幾,現在它們被人類發現,成了一些黑色多孔的特殊鑽石。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都是宇宙的塵埃,構成我們身體的化學元素和構成恆星,行星和星雲的化學元素是一樣的。但是即便如此,一想到你脖子上掛著的那顆黑色鑽石是在數十億年前一場劇烈的宇宙爆炸中誕生,並飛越難以想像的遙遠距離才最終落在地球之上,這種感覺還是讓人有點難以置信。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