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U提煉的三顆金珠

做成這個實驗,發帖人很開心

用於提煉的CPU——奔騰586處理器 受訪者供圖
□見習記者 查睿
隨著數碼產品更新換代的速率逐步加快,越來越多的廢舊電子產品如何處理也成了大家關心的事。最近,有位南開大學的大四學生在實驗室裡,僅靠一人 之力,居然從幾塊廢舊的CPU(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內提取出了三粒高純度的小金珠,讓網友們驚嘆不已,躍躍欲試。不過專業人士告誡,由於涉及到諸多化學試 劑,個人請勿在家進行CPU提取貴金屬的操作。
廢棄CPU變金珠
這兩天人人網上一組名為“老武的CPU提金,小菜一碟”的照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圍觀,原來一位“技術宅”在相冊裡展示了他如何從廢舊CPU中 提取出高純度黃金小珠子的全過程。相冊中,首先展示了用來提金的廢舊CPU——英特爾奔騰586處理器,隨後又展示了一小團指甲蓋大小的白色“神秘藥 劑”,接著是將這些東西在馬弗爐內用高溫加熱的照片,最後展示了三粒猶如圓珠筆筆頭尖珠大小的金珠。“老武”還感慨稱:“不就是CPU提金嗎?小 case1
該相冊共有20張圖片,其中有13張都是三粒小金珠的特寫。發帖人“老武”還在備注中特別標明這三粒金珠通過ICP-AES(分析微量元素的儀器)分析,測出純度在99.99%以上。
該相冊上傳半個月,就吸引了6萬余次的點擊量。很多網友在相冊留言中都表達了自己對“老武”的敬佩之情:“活學活用”、“很有創意”,甚至還稱其為“當代的煉金術士”。
操作者為大四學生
記者聯系到“老武”李殿武。他是南開大學化學系2008級的學生,現在正在准備考研,在備考期間抽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我的指導老師在出國前 就打算開一門趣味化學實驗的校級選修課,當時讓我思考一些好玩的實驗,我就把之前做過的貴金屬回收實驗改進成了這個CPU提金的實驗,當然,這還不是最終 的實驗展示,還需要一定的改進。”李殿武告訴記者,自己在之前的社會實踐中就接觸到不少從事貴金屬回收的小企業,在給它們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也在琢磨著更 好的貴金屬回收的方法,這次實驗采用的就是發展非常成熟且無害的硫脲提金法,並非此前媒體報道的王水法。“這個實驗是我在9月10日開始做的,當天因為其 他雜事岔開就忘掉了,一直到11月中旬才想起來,於是趕緊接著完成。其實原本這個實驗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李殿武向記者簡要介紹了硫脲提金法的操作 流程,比照片中更加復雜。首先將CPU元件完全浸入蒸餾水,加入稀硫酸調節PH值至1-2,然後放入1g硫脲(上文中的“神秘藥劑”),硫脲完全溶解之後 加入5ml市售30%工業純雙氧水。靜置一小時以後用活性炭過濾溶液,然後貴金屬就被活性炭吸附住了。緊接著用高溫馬弗爐1100攝氏度燒灼幾小時後得到 了粗金粉,將提純的膠體金過濾洗滌之後就放入了耐高溫陶瓷坩堝,最後放入了馬弗爐調節至1150攝氏度,一個小時以後,就得到了亮晶晶的3顆漂亮的高純金 珠。經過萬分之一天平稱量,重量為65毫克。經過測量,純度在99.99%以上。
專業人士提醒不要隨意嘗試
“無毒性和反應快是硫脲法最大的兩個特點。”李殿武向記者解釋稱,硫脲法比普通的氰化法更安全,因為沒有氰化物的毒性,由於硫脲只親和特異性的貴金屬,所以溶金速度也更快,效率更高,“一般的反應速度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夠了。”
在金屬有機化學行業工作的葉先生充分肯定了硫脲法的優點,“肯定沒有氰化法所造成的污染大”,不過也有些劣勢,諸如價格稍高,消耗量也大,並且 腐蝕性較強,在實際貴金屬回收行業中普及率不算很高。至於有網友打算借鑒李殿武的CPU提金法,在家裡“親自操刀”,葉先生連聲說NO:“雖然硫脲法相對 無毒,但CPU提金需要大量的化學制劑和設備,有些是私人不允許擁有的。而且沒有專業指導,化學反應很容易失控,隨意嘗試反而會得不償失,千萬不要為了這 麼點貴金屬拿自己開玩笑。”